日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18亿亩红线”是经过各种因素严格测算而得出的,必须坚守。他强调,粮食问题不能靠世界市场来解决。
徐绍史还透露,国土部目前正准备研究起草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报告,并着力解决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粮食问题不能靠世界市场
去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称,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预期将分别达到13.6亿和14.5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到2010年,我国必须保有18.18亿亩耕地,2020年保有18.05亿亩。
徐绍史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通过对我国人口消费、生产消费等所需粮食的计算,到2020年,我国需要1.14万亿斤粮食,到2030年需要1.4万亿斤粮食。
他表示,根据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升三个需求因素,还有供给因素、单产水平、复种指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等因素测算,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才能保证我国在人口高峰年满足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要,满足一部分生产对粮食的需要。
此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公开表示,为缓解土地供应压力,降低地价和房价,建议放开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同时,我国的粮食问题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
对此,徐绍史表示,由于气候变化,去年有20多个国家的民众因粮食问题上街抗议,少数政府也因粮食供应不足而倒台。因此,“中国去世界市场上买粮食,也很难买到,因为没有这么多富余的粮食。”
将起草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报告
国土部今年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记者从国土部了解到,“大讨论”从今年2月发起,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
徐绍史表示,在这项讨论的基础上,国土部正准备研究起草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报告。他表示,地质找矿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体制机制问题。本世纪初,国土部进行了属地化改革,并下放了大部分地质队伍后,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很难兼容。
“大讨论”专题研究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地质找矿是高风险行业,在我国的矿产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果全靠政府投资,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他表示,对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找矿工作,仍可由国家出资;其他矿种则可以推行市场化运作,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
徐绍史称,去年我国地质工作投资达到700多亿元,其中,油气资源勘查多达500多亿元,其他固体矿产投资约200多亿元。在这200多亿元中,中央财政投入不到5%,中央、地方两级财政投入不到40%,其余都是社会和企业投资。
徐绍史表示,我国已经遇到了资源瓶颈。油气的对外依存度是50%,铁、铜、铝等重要有色金属的对外依存度也有40%、50%。他强调,资源问题无论如何不能一味依靠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只能作为补充。
徐绍史还透露,国土资源部将进行《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的修订工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