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获得独家消息,上海已决定把产权交易机制延伸至郊区农村的产权及要素流动需求中去,建立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形成公开的交易平台,规范并拓展农村资产和农业要素的转让和融资行为,建立相应的价格发现、信息集聚和供需撮合配对等市场化功能,寻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把农业要素资源与上海资本市场优势结合起来。
从宏观层面来看,农业资源已成为国际上争夺趋于激烈的战略资源,众多跨国公司,无论其主业是否与农业有关,都在抢占农业战略制高点,其目的是争抢未来粮食等
农产品价格的话语权。作为农业和人口大国的中国,要想牢牢掌控自己的农业资源,取得农业战略发展的主动权,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和农业要素市场是一个前提条件。
目前上海全市已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承包地实现了流转,六成以上的流转土地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奉贤、金山等区探索建立了国内少见的农业孵化基地;开展农业生产外包;在一些村尝试农村宅基地的租赁交易;在试点乡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村为管理基础、镇为服务中心、区为宏观指导”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多年积累起来的“新米品尝节”、“菜花节”等乡村旅游品牌,为沪郊生态农业的资本运作提供了空间。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相关农业部门的人士介绍,上海将以“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少后多”的原则,推进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的发展,循序渐进地设置不同的交易品种。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形成明确的功能定位。这家交易所将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的,以广大农村和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首先要具备各类农业要素的集聚与流转功能,其次是信息披露功能,再次是发现价格功能,还有就是规范交易行为的功能。
二是构建监管层、运行层和平台层“三层分立”的组织模式。
三是“分三步走”形成较完整的交易品种结构。第一步,以非标准化产品交易为起点,为农业要素的交易探索经验、积累资金、打好基础。第二步,逐渐向半标准化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与农业要素有关的半标准化产品的交易。第三步,再向标准化探索,逐渐向标准化产品升级,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可考虑开展如农村水权、农村林权、农村排污权等类的交易。此外,逐步融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农村要素市场与国内主板、创业板等其它资本市场的对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