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谢尔德
“中国资产泡沫的最终破灭很可能是引发投资萎缩的导火索,但短期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投资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太高,会让此类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长大幅萎缩的风险。
在这次全球衰退和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一直可圈可点,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出现上述情况,并非巧合。
在去年9月危机爆发时,中国决策者就采取了迅速、有力的行动来推动国内投资增长。除了大规模的一揽子财政刺激措施外,中央政府还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亮起了增加投资的绿灯(作者注:经典展现了指令有时能够发挥怎样的经济优势),并拉开信贷推动下的投资大幕。
通过刺激内需来抵消出口下滑,中国的“行动初衷”无疑有助于全球经济迈向各方早就盼望的“再平衡”。但因为中国经济原本就已严重依赖投资,上述举动刺激的恰恰是(作者注:以基建和内陆为主的)投资大幅增长,这实际上使中国严重依赖投资的状况雪上加霜,从而引发经济增长因投资减少而受到冲击的长期风险。
这直接威胁到中国的“GDP计算”前景:对投资占GDP比重过高(作者注:投资增速长期超过GDP增长)的经济体而言,一旦投资热潮结束(作者注:而这一天终会到来),该经济体的GDP增长很容易出现崩溃。
投资特有的波动性和跨期性,导致了投资通常会比消费更加跌宕起伏。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波动一般比较小,正是因为消费通常在这些经济体的G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投资的比例要远远小得多。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经济体的投资占GDP的比重为50%,指定年份的投资增速为20%,并假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个百分点,而净出口的拖累作用是5个百分点。在这一假设条件下,该经济体总体经济的年增长率为10%。
现在再假设指定年份的下一年投资增速放缓至0%,而且GDP其他构成因素的综合贡献率依然为0(作者注:后一个假设有些不太现实),那么增长率将下降至0%。
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继续萎缩10%,那么GDP将负增长5%左右。
在这一情景下,几乎无法想像短期内消费增长可以迅速加快,以抵消投资的下滑。例如,如果私人消费占GDP的比例为35%,其增长率必须达到29%左右才能抵消投资零增长的影响(作者注:如果投资萎缩10%,消费增长率需达到43%)。
我们以上的例子虽然有些程序化,但和中国的状况相差不远。2008年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例为43.5%,而且根据预测,到2011年将提高至49.6%;消费比例则是35.3%。预计中国今年投资将增长15.9%(作者注:明年1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个百分点(作者注:明年6.8个百分点)。预计私人消费今年对GDP的贡献率为3.1个百分点(作者注:明年3.0个百分点),净出口造成的拖累作用是3.9个百分点(作者注:明年的拖累作用是1.6个百分点)。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博士认为,中国正在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并且泡沫可能会长时间存在。
泡沫的最终破灭很可能是引发投资萎缩的导火索,但短期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