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被认为投资不动产的能力较强。图为中国平安股票近日走势。
2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新保险法正式把“投资不动产”纳入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给市场以很大的想像空间。
未来保险公司或拥有最多物业
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估算,险资进入不动产的资金比例,大概在5%至8%之间,不会超过10%。根据央行报告,截至2009年6月,保险业总资产为3.71万亿元,也就是说允许进入不动产投资的保险资金量至少2000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这个规定首先对保险业有利。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知名投资人但斌认为,对中国的保险公司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久期不匹配,国债很少有10年以上的,如果能进行不动产投资,只要有合理的租金回报率保证(与某房地产中介高管交流,他说某些二线城市的写字楼租金回报率普遍有10%),再加上本身物业的增值(保险公司现有的物业多数位于城市中心最好的地段),应该至少可以部分解决久期匹配的问题。
他举例说,台湾国泰人寿1985年7月股票的最低价是52元;1986年6月是150元,1987年5月是489元,1987年10月为777元,1988年9月达到1850元,除权后到1989年6月,最高到1975元,市值高于当时美国的花旗银行。国泰人寿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和它曾拥有台北大量的优质土地有很大关系。在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仅达到46%的情况下,在可控的比例范围内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将非常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效率。也许,若干年后持有型物业最大量的公司可能不是房地产公司,而是保险公司。
保险业已经提前布局
哪家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能力最强?财经评论员周俊认为是中国平安。他表示,保险公司的扩张,无论是出于打造金控集团而进入其他金融领域,还是投资于房地产等方向,保费收入的出色增长,都要依赖于优秀投资策略带来的收益。
目前看,中国平安的扩张无疑走在三大上市保险公司前列,不仅成功收购深发展,向金控目标再迈一步,平安还大力进军房地产市场。而在三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是今年以来唯一保费收入正增长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持续强劲提升。从资金情况看,中国平安账面资金达773.3亿元,是三家保险公司中最多的,中国人寿略低,为612.8亿元,中国太保则只有36.54亿元。从偿付能力充足率看,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不相上下,寿险为220%左右,财险为170%左右,而中国人寿较高,达到324%。
事实上,中国平安已经在房地产领域提前布局。从8月的金地到9月的绿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平安集团就通过旗下的平安信托将250亿元的大单砸向房地产市场。此前平安信托已运作过多个房地产项目,去年5月曾投资18亿元在成都核心地带建设酒店、写字楼等综合性物业,当时被看作保监会放行险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信号,但与大型房地产集团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当然,其他保险公司也没闲着。今年7月,中国人寿通过旗下的中国人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信达投资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商业地产、酒店投资和物业管理等业务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人保集团也通过控股华闻控股和中诚信托,认购了两者参与的房地产项目部分资产,还抓住金融街西拓的机会,与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人保集团整体入驻金融街及投资不动产开闸做好准备。
受益
板块
对商业地产是大利好
保险公司会投资什么类型的房地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和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江生忠均表示,险资可投资的不动产领域不太可能包括住宅。“投资住宅的不可控因素很多,风险很大,而且保险公司直接投资住宅,不就变成开发商了吗?不动产包括很多,我觉得投资酒店、写字楼等商业物业和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能性比较大。”江生忠说。
显然,险资进入房地产行业,对该行业也是一大利好。目前房地产公司纷纷再融资,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目前现金流比较紧张,而保险资金可谓雪中送炭。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如果保险资金出手购买房产,会使销售更旺盛,一方面来说支撑了购买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进一步推高房价。如果进入了开发领域,对开发商来说资金更充裕了,融资更容易了,会相应增加供应量。既有利于房价的稳定,又有利于保增长。
从已经披露的信息看,酒店、写字楼等商业地产是保险资金未来的主攻方向。金融街等商业地产上市公司有望获得宝贵的资金。今年中报表明,金融街的资产负债率为50.9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10.16亿元,有资金紧张迹象。
南京证券分析师杨建新认为,新保险法对金融街、滨江集团、首开股份这些含有商业地产业务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是利好,其次,对整个房地产行业也有刺激、带动作用。未来这可能是房地产板块的一个亮点。相比而言,保险股票数量少,对这一利好的反应可能更强一些。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