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张婷虚高的房价让地产商“金九银十”的预期落空,在数月连续成交量缩水之后,京沪等多数一线城市“十.一”新房及二手房交易都惨淡收场。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北京楼市“十一”期间网签量下挫明显,其中,二手房网签量仅为140套,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36套。
同时,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也比较惨淡。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的长假期间,北京期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672套,现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91套。楼市实际成交的期房商品住宅日均成交96套,这较去年同期和今年9月成交水平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去年“十一”七天长假,期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1835套,现房商品住宅网上签约138套。
北京出现的情况绝非个案,上海、南京、广州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黄金周期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109套,日均成交套数为139套,略高于2008年的112套,但明显低于2007年的211套及2006年的174套。同时,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也明显放缓。
此外,数据显示,10月1日至5日,南京住宅共成交128套,日均成交量仅为25套左右,其中,5日仅成交5套。6、7两日成交虽有所上升,但仍与9月日均成交量有较大幅度差距。在广州业内人士甚至用“最平淡的黄金周”来总结。
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今年长假时间较长,加大了人们出行、购物或探亲的可能性,由此造成了长假选择购房的意愿相对较低。
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持续上涨的房价以及商业银行对二套房贷的进一步收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购房者的购房意愿。
美联物业市场部统计显示:国庆前7天看房的需求中希望1个月内就买到房的比例仅为28.5%;选择看到合适的房源,再谈价格的需求占到了62%。而在楼市最火爆的7月,希望当月就能买到房的需求比例则达到了60%以上。市场观望情绪已经明显显现。
中原地产分析师黄韬认为,今年上半年“楼市小阳春”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楼市成交量,随着国家对信贷、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现在刚性需求型的购房者对价格下调的心理预期加大,如果开发商在价格上继续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价升量跌”的后面接着就是“价量齐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