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的创世纪制衣企业尽管在经济回暖后,订单大增,但是宁可外包,也不敢招新人。
该厂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招新人后如果订单跟不上,工资成本又降不下来,后面的企业运转就有问题。”
10月13日发布的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也证明了大批类似企业的尴尬处境,在全国企业景气指数复苏同时,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差距继续拉大,大型企业景气指数为148.1,比小型企业景气指数107.1几乎要高出40%。
对此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目前中小企业的情况好转,主要因为经济好转、外需上升推动,特别是季节性因素、比如圣诞节即将来临导致外续订单所致。“但是中小企业远未到了谈完全复苏的情况,原因是大型企业有国内外好的市场渠道,而中小企业渠道并不顺畅,搞出口的转内销难度大,搞内销的做出口也面临渠道建设问题。”他说。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姜洪天告诉记者,该市的私营企业景气指数仍是负数,三季度甚至比二季度有所下降。所以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形势仍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部近期对全国的私营经济情况进行了调研,他们发现无论是东部省份,还是中西部省份,目前企业的景气指数尽管在好转,但是在私营企业的准入,以及贷款难方面突破并不大。
该院研究部主任刘伟告诉记者,8月份的数据结论,与4月份没有多大的区别,有明显好转的是房地产的景气指数上升,但是“民营企业进入一些行业的‘玻璃门’问题没有明显变化。具体数字结论将在10月底得出。因此要解决私营企业形势好转的问题,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
根据该院此前做的报告,行业准入是民营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之一。超过80%的企业表示在开设新项目、进入新领域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或存在很大困难。
尽管此前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该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可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玻璃门”问题时常出现。以天然气开采为例,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表示民营企业可以进入,但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时,却设置了一个一般私营企业难以逾越的门槛:企业注册资本要达到40亿元以上。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字,三季度纺织行业仍未进入景气区间。该行业90%以上是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个数占到80%。该行业在8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1%左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人士指出,纺织行业形势在好转,不景气可能与竞争剧烈有关。而其他垄断性行业领域,特别是国有企业领域,效益要好得多。
周德文建议,地方将29条尽快细化。因为大部分私营企业是中小企业。这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减税力度。“税率减少一个点,对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就业和订单会产生大的影响。我希望地方能尽快实施这样的政策。把减税纳入29条细则中。”他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