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据“联办”消息人士透露,《财经》杂志总经理吴传晖已于9月25日正式辞职。
包括副总经理及8位部门总监在内的经营部门60多位员工,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有关人士称,《财经》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胡舒立也可能被迫离职。
10月12日出版的《财经》杂志,封面是一面面招展的红旗,充满革命的味道。是巧合,抑或有意为之?
昨天,北京消息人士透露,继《财经》总经理吴传晖及经营团队60多人辞职后,其采编队伍将于月底递交辞呈,在完成11月9日出版的杂志后集体离开。一场新闻理想与资本控制的对决,将在下个月进入高潮。
传言愈加确凿
《财经》“辟谣”后60多人离开
9月份,业内传出爆炸性消息,由于《财经》杂志与主办单位出现矛盾,主编胡舒立及高层集体出走。
近年来,《财经》杂志在资深媒体人胡舒立的带领下,凭借“独立、独到、独家”的媒体发展理念,被打造成国内同类媒体的旗帜性杂志。他们的文章,敢于碰触国内众多媒体禁忌的题材,深受读者追捧,也是境外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媒体窗口。
出走消息传出后,在业内引起大范围反响。9月28日,《财经》方面发布公告澄清,称出走消息为谣言,并表示“此事毫无事实根据”。然而不到半个月后的10月12日,传出证实性消息:吴传晖等经营高层及经营部门共60多人,9月25日递交辞呈。
据悉,《财经》经营团队有90余人,此番离职人数比例约为70%。
采编团队下月集体离职
昨天,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财经》采编团队也将在下月集体离职。离职比例,也占到采编总人数170余人的70%。
“经营团队选在9月末离职,主因是第四季度要进行广告发行征订等工作,《财经》管理高层去意已决,决定由经营团队率先离职,着手筹备事宜。”消息人士说,“至于采编队伍,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不会立刻抽身走人,还要继续坚守两期,可能会在本月20日左右递交辞呈,11月9日的杂志出版后,正式离开。”
据称,《财经》杂志管理高层,在采编方面,除一位主管视觉美术的高层及其团队外,其他各版块人员等将悉数离职。
昨天有媒体报道,胡舒立仍未放弃最后希望,她在等待《财经》主办单位“联办”大老板王波明从国外归来,期望再次谈判,解决问题。这一消息被知情人士否认,他称,“今天(13日)一早我在单位电梯里还看到了王波明,不存在再谈判可能。如果双方能谈拢,也不会拖到今日这个境地。”
矛盾和导火索
那么,是什么导致《财经》在如日中天之际,发生如此巨变?
理念冲突
消息人士透露,从7月中旬开始,《财经》管理高层与其主办方“联办”,因采访引发的摩擦不断。首先就是当月采访国内某重大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矛盾。
据称,当时《财经》派出3位记者采访,后因种种原因,主管单位作出批示,要求调整报道思路。
“联办”高度关注,“《财经》专门负责采写大案、要案的法制组,险些解散。”知情人士说,在《财经》管理高层看来,这本是采编系统的问题,但原本不太介入采编业务的“联办”开始经常性审稿。
7月末,国内某大型企业发生群体性事件。
“《财经》派出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展开采访,形成稿件后,准备作为8月3日《财经》的封面报道。”知情人士说,“‘联办’审稿后,将该稿件毙掉,不准刊发。”
随后,该群体性事件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这让《财经》采编团队不爽。
8月17日,《财经》还是刊发了该稿件,并在封面显著位置予以导读。“在这件事情上,《财经》采编队伍,最后还是没有听‘联办’的话。”知情人士说,稿件刊发后,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
8月31日,《财经》2009年第18期封面文章是:《器官何来?》。
知情人士透露,此为《财经》原创性报道,其关联报道同时登在了《财经》倾力打造的另一平台上:财经网。由于财经网没有刊登原创报道的资格,此事也导致连续3天财经网没有更新原创性报道。
消息人士表示,《财经》“惹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已让主办方越加“不耐烦”。
揽私活的嫌疑
9月份,《财经》管理层谋划的另一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财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简单来说,该项目的性质是:“小超人”李泽楷办一个英文通讯社,通讯社消息并非公开报道,而是专向客户提供第一时间的专业领域资讯。《财经》团队为其供稿,收取稿费。
“这件事,让‘联办’不满。在他们看来,这是编辑部利用《财经》品牌揽私活。”知情人士说,接二连三的事件,让“联办”开始“有了想法”。“有风声说,他们可能想要弹劾胡舒立。”
然而,知情人士指出,上述事件仅仅是导火索。引发这场动荡的,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
深层原因
杂志高产出与个人低收入
《财经》的主办单位是“联办”。
知情人士透露,这决定了《财经》对于利润分配没有发言权。据悉,《财经》年广告收入以亿元计算。一个只有200多名员工的媒体团队,创造出这样的价值,远超国内传统媒体的人均生产率。
“联办”旗下的媒体中,《财经》的创利能力最强。据相关财报,《财经》今年上半年带来的收入约为5410万港元,比去年下降16.9%。这一数字,远远低于财讯传媒的其他媒体降幅。
那么,《财经》赚取的利润,怎样分配呢?
“《财经》实行预算制,即每年的投入是固定的,并不以贡献率来确定杂志社收入。”知情人士说,“去年,《财经》采编队伍开始实施年薪制,员工工资固定,只是年底分些少量的奖金。”
《财经》内部一位记者坦言,“我们的工资在业内不算高,与我们的媒体地位并不匹配。”
“就算是胡舒立和其他高管,也都是打工者,薪水与其贡献相比,其实也不高。”知情人士说,“《财经》并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这是个长期以来的矛盾。另外,《财经》杂志致力于打造财经网,也没有得到‘联办’的充分支持。”
自主采编权之争
长久以来,“利益分配的矛盾”并没有被上升到特别的高度。“这些年来,《财经》团队坚守在这块阵地,主要是‘联办’给了自主的采编权。这种待遇,让《财经》团队有着优越感。”
知情人士说,“过去,‘联办’对于《财经》采编极少干涉,这让杂志成为国内最锋锐的媒体。除了极少数过于敏感的报道外,基本都能刊发。但今年以来,包括前面说的那些导火索,‘联办’对采编权的干涉增多。多篇重量级稿件,不得不毙掉或是推迟刊发。此时此刻,别说‘联办’要弹劾胡舒立,以胡舒立团队的性格,也很难忍受。”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自主采编权之争,是胡舒立选择离开的原因。“赚来的钱,自己留不了。想要实现的理想,越来越远。这种情况下,离开在所难免。”
变革的失败
知情人士透露,种种问题出现后,一个变革的想法曾浮出水面。
“就是改变《财经》的主管单位,拉进中信集团入股。当时,中信集团表示可以,要求做大股东,‘联办’做小股东。”这位人士说,“《财经》管理高层倾向这个方案,‘联办’开始也同意。但从事态发展看,这可能仅是口头的表态。进入到9月下旬后,谈判彻底失败。之后,吴传晖辞职。”
有关人士说,事情演变到这个境地,可谓覆水难收。
胡舒立的新阵地
可能推出“财经新闻周刊”
知情人士透露,胡舒立团队离开《财经》后,将会迅速搭起新媒体平台。
“目前,他们正在注册一个公司,名字大概是‘财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大约是100万元。”
他说,这个公司,由《财经》30多位离职人员出资组成,包括《财经》管理高层以及编采骨干,大家都是股东,并将得到股权的激励。同时,借用这个公司的壳,进行几亿元的增资扩股。
知情人士说,引资已经有了眉目,“包括外界风传的厚朴投资的方风雷,可能是投资人之一。其他投资方,可能包括一部分港资,以及浙江日报集团。”
消息人士透露,新媒体平台将纳入浙江日报集团旗下,利用其刊号,主攻两块阵地:一块是周刊,可能会命名为“财经新闻周刊”;一块是拥有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牌照的财经网站。
《财经》内部一位采编骨干证实了上述消息,“我们离开后,时间不会太长,新周刊就会试发行。”
突破性模式:开办公司办媒体
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当胡舒立团队另起炉灶后,由于管理高层与编采队伍仅持有百万元的原始股,资本控制的失衡,是否会导致他们的新闻理念重蹈覆辙?
知情人士透露,“这方面已经有所考虑。首先,挂靠单位只提供挂靠资源,也可能再提供少量资本。他们在资本上没有话语权,但每年可以获取一定的红利。同时,‘财新有限公司’会引进多元化股份,保证话语权的相互制衡。利用这种制衡,使编辑部掌握或是获得最大的话语权,新的媒体平台将尽可能保障采编和财务的独立性。”
有分析人士认为,果真如所言,胡舒立团队所走之路,将是国内新闻媒体运作的突破性模式,“开公司办媒体,这是近乎纯粹的市场化操作!但这条路,肯定是比较难走的,充满变数。”
■记者手记
心酸与兴奋
昨天,记者一直试图联系胡舒立,未果。
10月7日,胡舒立发表文章《无法确定的愿景》。文中有这样的话:“……当然,压力也非常大,包括利益集团的非议。我觉得媒体的批评权、公众的知情权,远远大于利益集团自赋的或他赋的历史使命。”
接近胡舒立的人士揣测,“这个阶段,她可能会心酸,毕竟《财经》是她和伙伴们一手打造的。”
《财经》的编采骨干似乎是另一种心态。
一位骨干对记者说,“我们大多数是后期加入《财经》的,并没有经历创业期。现在要去亲手创造另一个和《财经》定位基本相同的新媒体,多数像我这样的员工,更多的感觉是兴奋吧。”
未来的《财经》将会如何?采访中,无人碰触这一话题。
■新闻链接
“联办”
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的前身是“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是由9家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和集资成立,并得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支持的非盈利、民间性、会员制事业单位。
“联办系”在香港曲线上市——财讯传媒集团(00205.HK),旗下拥有《财经》、《新地产》、《中国汽车画报》、《体育画报》、《电脑时空》、《新旅行》等杂志媒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