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谨慎运用CPI来研判中国的通胀或通缩风险”
近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刘煜辉指出,要谨慎运用CPI等物价指标来研判中国的通胀或通缩风险。这是因为,食品和制成品权重在现行中国CPI的构成成分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CPI的构成成分
刘煜辉说,由于对CPI有很大影响的食品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所以CPI也带有季节性特征,食品所占CPI权重超过30%也过高。
再来看制成品所占CPI的构成成分比重,衣着(9.1%)、家电(6%)及交通运输(10.4%)的合计权重高达近26%。众所周知,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这些制成品价格很难上涨,甚至还会成为拉低CPI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至于服务类所占CPI构成比重, 娱乐教育、医疗和住房所占权重分别为14.2%、10%和13.2%,这三者恰恰是当下中国家庭的必选消费品。特别是当下教育和医疗所占CPI的权重并未反映出中国家庭的真实需求结构。因为,统计调查显示他们的教育和医疗支出比重并不大,但这不能说明他们没有这方面需求,而只能说明当下教育和医疗价格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房价变动应纳入到CPI
还有,住房价格的飙升在当下中国物价指数中也无法得到充分反映。尽管按照发达国家的国际惯例,购房属于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所以不应计入消费物价指数。但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老百姓的购房需求要远大于其他国家,如果完全采用成熟市场的规制,将房价排斥在CPI之外,如此物价指数远离老百姓的真实感受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尽管今年以来不少核心城市房价已飙升了近30%,但物价指数却仍在负值运行。
毋庸置疑,房价上涨将削弱老百姓的购买力,但CPI又无法反映房价涨跌的影响,这是导致低估包括CPI在内的物价水平、误导决策的首要原因之一。我们是否可以首先将房地产价格变动纳入到中国整体物价指数中。
据上海证券报
◇延伸阅读
马德伦:通胀压力在逐步积累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近日在全球商报经济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良好。
马德伦说,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压力在逐步积累,物价下行态势得到遏制,通缩预期已经显著缓解。由于全球流动性条件总体十分宽松,国内货币增长很快,消费和投资需求明显回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通货膨胀的预期强化。
据人民网
专家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9%
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受工业、投资以及消费等内需数据向好的影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有望达9%左右,连续第二个季度同比反弹。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认为,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有望达9%左右,全年超过8%没有悬念。这表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揽子计划初战告捷。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由于投资、消费和工业生产的稳步回升,三季度GDP同比实际增速将达9%。据中国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