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出现的购房热、购车热、购黄金热的背后,其实与通胀预期的抬头有着莫大关系,而这种预期在变为现实之前,就在民间迅速膨胀并开始影响方方面面。笔者认为,不合理的通胀预期,对引导民间消费与投资非常不利,自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复苏,所以,应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通胀破坏力诱发过敏反应
通胀预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于未来通胀发生时间、发生几率以及通胀程度的一种心理预计。理性预期认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随着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过多的货币最终必然体现为物价上涨。但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释放流动性,并不必然导致通胀,关键要看市场吸收情况和作用于经济的情况。而非理性预期则认为,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央行一边增加货币供应,采取使货币贬值的货币政策,一边却让人们认为货币的价值不变,然后,让人们增加对货币的需求,来刺激经济;因而采取所谓“对冲”或保值行动。上述购车热等现象正有“对冲”或保值行动的成分。
通胀传统的破坏力诱发的过敏反应,正是产生这种非理性预期的重要诱因。以前各国的通胀实践表明,通胀对资源形成错误配置。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货币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发生通胀,就会因货币的破坏力而导致价格系统紊乱,从而打乱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另外,通胀还对劳动力产生错误引导。通胀造成了部分虚假的需求,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给了劳动力许多错误的信息,把他们暂时吸引到一些工作岗位上去。这些被误导的劳动力能否继续就业,取决于通胀是否继续进行。
流动性释放引致不合理预期
就外围情况而言,由流动性释放形成的通胀压力环环相扣。首先是全球经济体为救市注入了巨额流动性,目前累计注资额达数万亿美元。其次是欧美“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蔓延,形成美元贬值,催生全球性通胀威胁。第三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尤其是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涨势如虹。第四是全球股市强劲回升。这一系列现象,就是欧美等实施“债务货币化”的结果。为了救经济,美国、欧盟、日本采取了债务货币化,即通过直接大量买公债,来刺激通胀,如此化解政府和企业的债务。他们希望,通过使流动中的货币增加,让信用扩散,最终使得通缩的因素开始消散,通胀预期提前到来。
从国内情况看,通胀预期主要来自于市场上大量的货币投放量。去年4万亿救市政策出台以后,又陆续出台了一些扩张性的货币或财政政策。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货币信贷超投放形成了流动性充裕格局,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贷款516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67万亿元,同比多增5.19万亿元。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当充裕,这对民间形成非理性通胀预期产生了直接的实证支撑。
加强对非理性通胀预期的引导
首先,通过宣传要让社会公众明白,我国通胀既无近忧又无远虑。理由有四:一是尽管今年天量信贷投放,释放了过多的流动性,但这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特殊背景下所采取的必要的信贷超调手段,在经济复苏期,超量信贷投放并不会很快形成通胀;二是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已处于企稳回升时期,但是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刺激经济计划尚不能退出;三是CPI、PPI依然双负,稳定物价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四是我国央行已积累了抑制通胀和通缩的成功经验,根据事态的变化,央行会相继抉择,通过启动价格型或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在准确的时间节点关上流动性水龙头,以抑制通胀。
其次,必须让人们清醒地看到,对通胀的非理性预期最容易形成“羊群效应”。由于社会公众对通胀的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从隐忧转变为直接的担忧,并迅速采取避险行动,这类避险资金与投机资金合二为一,首先成为资源类价格暴涨的推手。最初,只是少数先知先觉者,首先意识到涌入资源类商品避险的重要性,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其中,就容易引发“羊群效应”。大量的盲从很容易导致理性的丧失和局面的失控。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央行在金融危机和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对社会公众通胀预期的引导也应有所不同。目前,央行应高度重视广大公众对通胀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的反应。同时,央行还应注重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如每次货币政策的调控都应公告并且进行解释,让大家能够看清楚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方式,以便让公众有一个正确的预期。
目前,社会公众最为担心的是,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能否生效。如果能够生效,流动性的水龙头将可以逐步收紧,通胀风险则不会太大;反之,货币政策就可能长期维持宽松,那么必然反映在通胀上。可见,通胀恐慌与其说是对通胀的恐惧,不如说是对政府实现刺激经济计划的期盼。所以,必须将刺激经济复苏回暖继续作为四季度首要工作来抓。(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