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但受制于资金约束和制度制约,也难免存在急功近利和顾此失彼的现象。10月29日,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论坛“谁来保障我们的社会保障”齐聚各方嘉宾,将针对当前社保改革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剖析。以下是搜狐财经发回的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认为,市场经济是用市场、是用流动的方式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调配。
老人的需要是什么呢?一般的看法,老人有三种需要,第一种,经济来源,第二种,服务照料,第三种,亲情慰藉。家庭在这三个方面,比如说城市里面收入相对高一点的家庭来讲,给老人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可能大多数家都是可以做得到的,大概在中国的城市里面60%的老人是有养老金的,这块相对来讲好解决一点。但是如果流动范围一大服务照料就成问题了。另外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对老人的服务照料基本上是不可以实现的,所以一定也要走向社会化。
英国16世纪就开始工业革命,一直到现在,1601年到现在已经将近500多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他们那种家庭养老、家庭保障这些东西逐渐淡化。我可能就是一种发展趋势,到后来一个社会要靠家庭来保障、靠家庭来养老,其实是不可能的。
社会保障是在取代家庭养老逐渐丧失了功能而由社会建立一种社会化的养老保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在谈保障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家庭还能保障,一定要靠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东西也是非常需要强调的。国家是有责任来为你做好这些保障事业,这个权利的观念一定要树立起来,不是说要求着某一个人来保障,国家的存在、政府的存在就得保障公民,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权利的观念,当然公民也尽义务,但是首先在中国缺乏的是一个权利的观念。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224。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