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 各方高度关注的上海迪士尼项目,前景正在逐渐明朗化。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是上海迪士尼的一大优势。
根据记者多方求证,为建设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将与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具体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而上海和浦东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将代表中方出资。
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的有关文件,都已将这一“重大旅游项目”列为今年下半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今年8月“两区合并”后的浦东新区举行的首次记者见面会上,参与项目谈判的浦东新区领导介绍,上海迪士尼项目的谈判双方已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达成一致,正在等待中央有关部门审批核准。
11月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长咨询会议的会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政府近期将专门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公布迪士尼项目最新进展,时间“可能是下周”。这更是被各方解读为上海迪士尼项目即将“水到渠成”的重要信号。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历时十余年谈判的上海迪士尼项目即使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也只是新的更艰巨工作的开始。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具体规划、具体投资规模包括土地动迁等关键性工作,目前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从项目获批到人们真正看到一座初具规模的主题乐园,至少还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围绕着上海迪士尼有三大悬念等待着时间做出回答。
悬念一
上海迪士尼如何赚钱?
迪士尼乐园向来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1983年在法国巴黎兴建的欧洲迪士尼乐园总投资44亿美元;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士尼乐园前后共耗资近7000亿日元;2005年开业的香港迪士尼乐园首期投资达35亿美元,今年9月又宣布投资62亿港元进行扩建。
而面积有望创下迪士尼乐园新高的上海迪士尼,初步预算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笔投入如何收回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一大优势;内地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提供了“票房保证”;同时有了前5家全球乐园的运营经验,上海迪士尼也能更快克服文化“水土不服”的问题。
不过上述因素并不能完全保证上海迪士尼赚钱。迪士尼公司今年7月底公布的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显示,受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迪士尼主题公园业务第三财季的净利润下降19%,为5.21亿美元,销售收入下降9%,为27.5亿美元,全球各家迪士尼乐园也是冷暖不一。
要让迪士尼品牌在赚足眼球的同时“赚足腰包”,需要上海迪士尼在建设和营销过程中更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游乐项目。
悬念二
本土动漫如何“突围”?
作为首家进入中国内地的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不仅会带来一家代表全球顶级水准的主题乐园,还将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系列迪士尼动漫产品带入国内,这意味着我国本土的旅游业和动漫产业都将在家门口迎接挑战。
国内方兴未艾的主题乐园旅游产业自然首当其冲,长三角区域内的主题乐园必须要在内容、形式、品牌管理和服务上作出调整和改进,实现错位竞争,才能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立锥之地。
而以喜羊羊和灰太狼、麦兜等为代表的国产动漫业尽管近年来已经有了快速发展,但与迪士尼这样的动漫行业“巨无霸”相比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如何“突出重围”将考验以“80后”为主的中国动漫人才的集体智慧。
业内专家认为,尽管上海迪士尼会给国内相关产业带来“面对面”的挑战,但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民族产业已经习惯与全球一流公司同场竞技,同时在竞争过程中提升自我水平。
复旦大学旅游系副教授后智钢说,在美国曾经有过“沃尔玛定律”,即一般超市难以在沃尔玛超市的周边地区生存下来,但这条定律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印证。同样的,有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和充足的消费群体为基础,本土相关企业有望与上海迪士尼形成“竞争共存”的态势。
悬念三
相关概念股走向何方?
11月2日,在相关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所谓的“迪士尼概念股”再度风起云涌,多只个股涨停,其余个股同样涨幅居前。这至少已是“迪士尼概念股”近年来的第六轮“集体狂欢”。
但是记者多方求证后了解到,许多被各大机构言之凿凿地推荐为“迪士尼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其实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毫无关系,或者只有非常牵强的联系。有的上市公司只有在迪士尼待动迁区域的两处房产,却被许多机构推荐为“迪士尼的最大受益者”。在信息掌握方面处于明显弱势的中小投资者面临着极大的投资风险。
事实上,对于“迪士尼效应”还需更为客观冷静的分析。百亿元投资规模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预计将会撬动千亿元能级的相关产业,建筑、宾馆、交通、会展、创意等产业都将直接受惠于这一项目,同时这一项目将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形成“东西呼应”之势,直接助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应当擦亮眼睛,不为各种小道消息所惑,才能真正从上海迪士尼项目中寻得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