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8月2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改革开放后首只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以来,境内资本市场累计为企业融资超过5.4万亿元。其中,企业股票融资2.5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2.9万亿元。
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之一。近二十年的时间,资本市场就通过股票融资2.5万亿元,不仅说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见证着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
毫无疑问,股市融资功能的发挥,需要注重一定的市场环境与“度”的问题,那种竭泽而渔式的融资行为,注定会付出重大的代价。然而,在A股市场仍然定位于“融资”场所,而不是定位于融资与投资场所的背景下,“融资”所产生的放大效应无形中会让市场背上沉重的包袱。
去年股市暴跌,市场一片哀鸿遍野,新股IPO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均受到抑制。今年的股市,在高层纷纷出台刺激经济的举措下,在央行大力释放流动性的推动下,在投资者踊跃入市的高涨热情下,股指经历了一波“人造牛市”行情。而随着股指的回暖,暂停9个股的新股IPO重新开闸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亦火爆起来。
IPO重启之后,从6月29日到9月9日,沪深市场发行新股24家,其中不乏像
中国建筑、
光大证券、
中国中冶等融资额超过百亿的巨无霸。而除了
四川成渝发行市盈率为“标准”的20倍之外,其它的全部超过30倍,并且诸如中国建筑、光大证券、
奥飞动漫等,其发行市盈率更是高达50余倍。其新股还未挂牌上市,早已是“泡沫”缠身了。
不仅新股IPO“圈钱”来势凶猛,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更如猛虎下山。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今年已实施定向增发的73家上市公司发行242.26亿股,募集资金1552.31亿元。如果再考虑到武钢120亿、
招商银行150亿、
万科A112亿、
中国铝业100亿、
浦发银行150亿等上市公司已通过股东大会或发审会,但尚未实施的再融资金额,可以说,今年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又掀起了一波高潮。
股指进入8月份之后开始持续暴跌,与上半年涨幅过大有关,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有关,显然也与上市公司的“圈钱”猛于虎有关。实际上,也与监管层一直以来对于股市定位的不恰当有关。
新股发行制度历经改革,事实上演变成越来越有利于上市公司“圈钱”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味着证监会淡化了新股发行过程中的“窗口指导”,同样意味着所谓的市场化发行,只有市场化之名而无市场化之实。IPO重启之后新股频频出现的“泡沫化”发行,已经作出了诠释。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所谓的改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上市公司的“圈钱”服务的。
新股发行如此,再融资同样如此。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时,“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发时,“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行情不好时,一来再融资难以成功,二来融资的金额相对而言也较少,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热衷于在行情火爆时启动再融资活动。而有了上述再融资的规定,上市公司最大限度地“圈钱”得到了保证,只不过,市场将为之付出更高昂的成本而已。
其实,新股高价发行与上市公司再融资时的“狮子大开口”,最终都是由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买单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将“圈钱”作为第一要务,而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远远地抛到一边,同样说明了A股市场的融资制度所存在的弊端与缺陷。笔者以为,改变A股市场不正确的定位现状,规范市场的融资行为,真正切实做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是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