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新兴阶层:从精英循环转向精英复制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翼
2009年11月07日11:02

  进取、挑战、魄力,新阶层的典型气质,新阶层群体的真正成熟与成形,大致要经历怎样的嬗变过程?“新兴阶层”毕竟出现时间短、成员构成复杂,加之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难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如何看待这一阶层的生成、成长和壮大?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经营报》:新阶层概念的提出,是长期以来“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政治划分之后,出现的一个全新政治概念。应该如何全面理解新阶层的产生?

  陈光金:1949年以后,作为此前中国社会的经济精英的资本家阶级,在经济上已经被消灭,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和歧视。改革开放以后,私营企业主作为中国社会的经济精英重新产生,他们与1949年以前的资本家阶级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纯粹是一个新生的社会群体或阶层。这种重新产生,与中国的制度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阶层的出现是社会利益分化的直观体现,但利益分化却不是以新阶层的出现为前提。利益分化是改革开放30年逐步形成的,而所谓新阶层也不是新生事物,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第一家私营企业的出现,私营企业主阶层就已经在形成过程之中。1989年前后,有人开始指责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之源。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行,私营企业主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有了稳固的理论基础。

  《中国经营报》:新阶层的崛起,可以说是社会转型期的发展机遇,但也有可能是诸多矛盾的集中凸现期。此外,政治话语权愈益成为新阶层群体刻意追求的主体诉求,对此你如何看待与评说?

  陈光金:新阶层是社会转型的结果,而不是社会转型的唯一推动因素,但是应该看到,新阶层的崛起与社会转型息息相关。为财富人生辩护,为财富阶层说话,这样一种价值观也在逐步形成。

  新阶层的存在形式,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客观阶层的存在,就是目前的这种存在方式;而当新阶层群体具有了共同的意志与诉求的时候,就演化为了主观阶层的存在。坦率地说,新社会阶层远没有形成整体意义上的共同阶层意识,政治上的追求也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认知。对于新阶层来说,只有更多地分享政治权利,才能实现更为现实的经济利益,这越来越成为新阶层的一种意识和行动。但经济领域的新阶层是否会成长为政治领域的新阶层?在我看来,成长为政治新阶层,需要很多外围条件支撑,绝非短时期能实现的。

  《中国经营报》:你写过一篇论文,论文中谈到一个新颖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形成机制正从精英循环转向精英复制,这或许意味着对其他普通阶层(如工人、农民)而言,私营企业主这个阶层的边界正变得日益封闭。你的观点是否说明,私营企业主群体正日趋高端化?

  陈光金:上世纪90年代以前,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主要来源是工人、农民。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市场化竞争机制的深化,私营企业主阶层中来自国企、政府机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超过60%。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说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转换机制正在发生悄然变化,普通百姓创办私营企业的机会则越来越少。

  私营企业主的重要特征是,他们拥有的经济资本一开始就较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初始经济资本拥有量为标志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的门槛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对进入这个新阶层的人的经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果必然是,经济能力较弱、经济积累较少的普通社会成员创办企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精英的产生不外乎两种机制,即循环与复制。所谓循环,是指精英群体产生于非精英群体的过程;而所谓复制,则是指精英群体的自我再生产过程。由此可以说,在中国的新经济阶层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精英循环机制,即新的经济精英源于中国社会原有的非精英群体的机制,已经让位于精英复制机制,即新的经济精英源于中国社会原有的其他精英群体的机制。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