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申兴 新一轮的QDII出海潮正在酝酿。10月底,易方达基金和招商基金共获得15亿美元外汇额度。暂停17个月后,外管局重启QDII额度审批显示出此前思路正在转变。
同时,本报获悉,易方达基金正积极准备推出QDII基金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与上一波QDII出海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同,这一轮QDII产品更加多样化。
QDII出海有“新意”
10月23日,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分别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10亿美元、5亿美元的QDII额度。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只全球资源股票基金,将采取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和自下而上的选股,投资于全球的能源、矿业等资源类公司。”招商基金副总经理陈?表示,目前这只基金还在报批中。
易方达基金的步骤更快。易方达深证100ETF联接基金10月28日起正式发行,目前总认购量已达60多亿元。“综合考虑当前的市场情况,我们将在完成深证100ETF的发行后尽快发行QDII基金,发行时间已定在12月初。”易方达基金人士表示。
咨奔商务咨询的董事张磊德估计,长盛基金、博时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将在年底前获得外管局的QDII额度审批。
记者采访获悉,博时基金、国泰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公司的QDII产品已经上报证监会等待批复。从目前进程来看,易方达将成为新一轮QDII出海潮的首家公司。
鹏华基金国际部有关负责人称,与上一轮QDII出海潮主打的全部是主动型产品不同的是,新一轮QDII出海出现了差异化的产品思路,指数型的被动投资产品和股票型的主动管理产品成为两个主要方向。该负责人证实,鹏华目前设计的QDII产品方案中两者兼而有之。
据悉,鹏华基金已与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公司签订了一系列的指数使用授权协议,获得了包括摩根斯坦利美国指数、摩根斯坦利欧澳亚远东、摩根斯坦利新兴市场指数在内的6只指数的ETF产品开发授权。
鹏华基金称,拟从摩根斯坦利美国指数开始推出一系列的全球ETF产品,在业内推出开创性的ETF产品。
实际上,围绕国际主流指数的圈地战正在愈演愈烈。继南方、国泰、鹏华等公司之后,华宝兴业基金日前宣布,已于10月底正式与东京证券交易所签订排他性合作协议,将在国内市场独家开发以东证核心30指数为跟踪标的指数的ETF类QDII产品。
“在主流指数的争夺上,国内基金公司的竞争比较激烈,当初我们也是经过了比较艰巨的谈判才取得授权。”一家已经获得指数授权的基金公司负责人称,“随着知名指数的陆续被瓜分,接下来的指数争夺会更激烈。”
伴随着QDII出海,香港分公司对于国内基金公司的桥头堡意义更为凸显。目前已有数家内地基金公司在香港成立了子公司,包括南方、易方达、嘉实、华夏、汇添富和大成基金,方式为合资控股或独资。博时基金总裁肖风透露,博时正在申请到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
一些在港设立分支机构的先行者则选择了发行对冲基金,试水国际市场。
易方达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将大力发展国际业务并拟对香港子公司进行增资。易方达目前在港运作了国内共同基金业第一只离岸对冲基金,投资团队抓住了今年港股反弹行情,目前基金收益良好。
“国内基金公司的国际业务再次出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而在2008年很多公司都选择了雪藏,甚至有个别公司撤销了国际部门。”一位基金公司国际部总监感慨。
外管局的新思路
国内基金业重燃国际化冲动的推手,是证监会和外管局等部门达成默契,再度放行QDII。
据来自外管局的公开数据,对于已获批QDII资格的57家基金与券商,截至今年9月底,外管局批准的海外证券投资额度合计为559.51亿美元,而QDII净汇出资金仅为287.11亿美元。这意味着近300亿美元的富余额度处于闲置状态。
由于南方、嘉实等公司第一批QDII基金的折戟沉沙,后续发行的海富通中国海外和交银环球等产品虽然取得了超过50%的正收益,但规模一直偏小。自交银施罗德基金去年5月下旬获得20亿美元的QDII额度后,长达17个月国内未有进一步的QDII额度审批。
“我们去向外管局申请外汇额度,但外管局的人说,要等其他已拿到额度的公司把额度用完了才能批。”一家考虑发行QDII的基金公司负责人回忆说。
今年下半年以来,伴随全球经济回暖,人民币升值预期重新抬头,加快QDII的发展以疏通居民的境外投资渠道呼声再起。
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正式就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8月末,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沈阳召开外管局分局长座谈会,上任一月有余的易纲首次在全系统内正式亮相,并提出下半年,外管局将继续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重点,稳步推进资本项目管理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完善QFII、QDII外汇管理法规,为国内居民提供更多投资渠道;配合有关部门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发展。
外管局的新思路也给基金领域带来了新变化。
10月10日,国家外管局发布47号文,宣布“已取得投资额度的证券经营机构,如两年内未能有效使用投资额度,国家外汇管理局有权对其投资额度进行调减”。
一位基金公司的国际部总监透露,外管局此举是希望证券和基金公司能够根据需求去申请相应的外汇额度,如果经常申请过多的外汇额度而没有利用,会有一个不好的信用记录,可能会被监管部门处罚。
“我们乐于看到这种变化,”该人士同时透露,外管局也提出要简化QDII额度的申请程序,加强事后监管。例如QDII专户产品的外汇额度以前需要再单独申请,未来可能只需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