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廉租房深度调查:甘肃廉租房建设陷入资金困局

来源:工人日报
2009年11月19日08:21
  开栏的话

  “我是低保户,又是残疾人,怎么老是轮不到廉租房?”“这里廉租房总共只有三栋九层,为什么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交工?”在不少地方,一些住房十分困难的低收入群众对廉租房望眼欲穿。然而,他们不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

  中国社科院11月16日发布的报告表明,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缓慢,保障范围小,资金缺口大。1998年至2006年,全国累计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仅为70.8亿元;2007年1月至11月,全国投入资金也仅为83.2亿元,远未达到“十一五”期间每年近500亿元的廉租房资金需求……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项关系低收入群众安身立命的工程处境窘迫呢?经过分析,有人说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有人说是缺少资金,还有人说是无利可图、建设者积极性不高等等。为了揭示其中的真实情况,推广一些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促进廉租房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上台阶、上水平,编辑部特别约请一些记者走近廉租房租住者、建设者和急需住房低收入群众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全面报道这方面的真实情况,敬请读者关注。

  “我们不光要看到好政策,更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好房子。”11月15日,天空飘雪,在兰州七里河晏家坪“晏北人家”工地外,一位市民在此地观望良久后对记者说。

  “晏北人家”虽然只有250套廉租房,但却是兰州首个、也是全市目前在建的最大廉租住宅小区。按计划小区应于9月底峻工验收。但眼前的情况是,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内部施工仍在继续。

  这位曾来观望过多次的市民有点疑惑:“一共只有3栋9层,为什么迟迟不能竣工?”其实,目前在甘肃,建设进程迟缓的廉租房不仅仅是“晏北人家”。

  地方政府能买多大的单?

  记者了解到,资金问题始终是廉租房建设的难点。

  今年5月,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首次看到了全省廉租房建设计划。

  当时的省建设厅(现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称:未来三年内全省廉租房保障任务为26万户,新增实物配租20.8万套。据有关部门核算:廉租房平均造价为每平方米1500元,每套50平方米成本价为7.5万元,总投资156亿元,其中国家补助41.6亿元,需要地方配套114.4亿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2008年甘肃地方财政收入仅264.9亿元,如果每年配套资金40亿,也意味着每年将要拿出近七分之一的财政投入廉租房建设,如此巨额的资金,对经济相对落后的甘肃来说,显然不是小数目。

  按照甘肃省2009年新建廉租房4.569万套的目标,要完成这个计划大约需要建设资金33亿元,除去中央补助的8.8亿元外,地方还需配套建设资金24.2亿元。

  今年9月,记者获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一份《关于甘肃省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中,对廉租住房建设计划目标偏高,规模过大“提出了批评”,称“尚未形成一套能够解决地方配套资金的可靠方案”。

  调研组认为:这个新建廉租住房的建设计划是2008年全省实际完工量的30倍,远远超出了甘肃的实际承受能力。

  有关人士分析说:“不要说配套20多个亿,就是按中央补助的标准年内一比一配套8个亿,地方财政的压力都很大。”

  据悉,目前中央补助的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并投入到了廉租房建设中。但地方财政究竟能配套多少资金、何时配套到位,有关方面始终未给出明确答复。

  “租售并举”争议中前行

  “作为实物配租的基础,廉租房建设不仅让省级财政压力很大,具体分摊到市州一级更是无法承受。”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有关人士坦言。

  从今年开始,兰州市政府提出要利用三年时间建设廉租住房100万平方米,共计2万套,其中今年建设34.22万平方米、共计6844套,年内让1500户低收入家庭住进廉租房。

  作为首批建设项目的“晏北人家”,只有250套房子,建设周期已经一拖再拖,其它的项目何时能够完工更是难以预料。

  据悉,目前兰州确定的5个选址点,分别为安宁区十里店小区300套、城关区五泉南路(一期)840套、城关区五一新村2460套、城关区伏龙坪4000套、七里河区晏家坪2000套,目前都尚未开工。据悉,除拆迁中面临很多困难外,配套资金不到位是制约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

  为缓解地方配套资金的压力,许多地方提出了“租售并举”的方案。甘肃就提出,将廉租房总量的60%~70%向有条件自愿购买住房的保障对象出售部分产权。

  早在今年5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有关人士就曾表示:“此项措施可有效地缓解各级政府廉租住房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并形成"投资-建设-销售(回笼资金)-再投资"的资金良性循环,逐步建立保障性住房资金筹措的长效机制。”

  甘肃省为鼓励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购买廉租住房,还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包括可以用应领取的住房租赁补贴进行分期付款等。

  “一手获得了中央财政的建设补助,一手却把房子转卖给低收入群体;一种说法是缓解了地方政府负担,另一种说法就是地方政府不出钱却把责任转嫁给百姓,这种做法不厚道。”“租售并举”的新政一出台,社会上就不乏此类质疑。

  据悉,虽然当地有关方面推进“租售并举”的决心非常坚决,但是截至目前,甘肃省内尚无一户取得廉租房的产权。

  居者有其屋是“硬道理”

  “廉租,就是让低收入群体能够用最低的价格,租一套房子,这才是住房保障制度的本意;如果是可以买卖,就是廉价房不是廉租房。”兰州市商学院雷兴长教授如此说。

  虽然“租售并举”遭到许多反对,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低收入家庭对购买廉租房还是满怀憧憬。

  在“晏北人家”所在的兰州七里河区,目前有1630户家庭享受政府的廉租补贴,根据当地的补贴标准,每户可以领取270元的政府补贴。在当地,一处5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其月租金的市场行情要500元以上。

  一位低收入者对记者说:“目前,房租还在涨,仅靠政府的补助我们租不起房。但是如果能够买下一处廉租房,用政府的补助分期付款,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十年后会有一套自己的产权房,就不会再为房租上涨发愁。”不过,对一些没有收入纯粹靠低保生活的居民来说,廉租房出售对他们仍然还是遥远的话题。

  “住房改革十多年,当许多人抱怨商品房买不起的时候,我们开始建设经济适用房,当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的时候,我们开始建设和出售廉租房,在廉租房之下是不是还应该考虑价格更为低廉或者全部免费的公寓房。”雷兴长认为,住房保障制度应该朝着“居者有其屋”的目标逐步延伸,加大政府平价、廉价甚至免费住房的供应量。

  新闻分析

  廉租房建设:能向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吗?

  2009年的日历已经翻到11月中下旬。年底将至,有关各地廉租房建设的消息也纷至沓来,其中有令人欣慰的,但更多的却是令人遗憾的。

  在商品房价格扶摇直上的今天,百姓翘首以盼的廉租房建设进度如何?各地政府如何关注民生、雪中送炭?将向百姓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

  11月16日,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首份住房绿皮书,在谈到廉租房时明确指出:各地廉租房制度建设缓慢,保障范围小,资金缺口大。1998年至2006年全国累计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仅为70.8亿元,2007年1月至11月全国投入资金也仅为83.2亿元,远远没有满足“十一五”期间每年近500亿元的廉租房资金需求。

  廉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资金到位率与计划为何相去甚远?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张化学表示,缺乏长效的资金支持机制,不仅缺乏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而且财政收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也没有通过法律法规固定下来,资金来源随意性强,缺乏稳定性是造成保障房资金难落实的重要原因。

  于是,一些地方患上了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症”。“今年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的地方为了多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编制的建设规划过大,任务过重,有的城市向上级申报的廉租房建设规划,大大超过了应保障对象总数。”

  另外,保障性住房建设摊子铺得过大,保障标准偏高,也是原因之一。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题调研组的调研,目前各地廉租房的平均造价为1200~2000元/平方米,但有的城市廉租房建设标准达到每平方米2500元左右,增加了政府保障难度。

  如果说一些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是因为资金不足的原因,尚可以理解。但是,土地出让金本该是保障性住房资金的来源之一,当土地出让一片红火,甚至超额提前完成时,保障性住房建设却裹足不前,形成了商品市场开发与保障房建设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这难免有些说不过去。

  一组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为7000亿元左右,2007年高达1.3万亿元,2008年为9600亿元。今年以来楼市价格暴涨,“地王”频出,许多城市前9个月就实现全年土地出让金目标,可见一些地方将保障性住房建成“半拉子”工程,并非缺钱,而是与过分依赖中央财政,坐等国家“施救”不无关系。

  还应看到的是,不能否认一些地方往往喜欢将大量资金用到“GDP”这个立竿见影的“刀刃上”,而对于既损失土地收益,又不会明显改善“招商环境”的保障房特别是廉租房建设,态度不积极。

  事实上,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地区、省份在有效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地尝试利用公积金建设保障房;广州等省市将廉租房和经适房“瘦身”,多建小户型房;甘肃兰州、贵州安顺、河南郑州、福建、昆明等地尝试“租售并举”;上海、石家庄、广州等地政府出面寻租40到50平方米的二手房做廉租房等。不管是不是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的最佳模式,但这种探索对于最终找出解决百姓“居者有其屋”的目标都是有益的探索。

  包括廉租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涉及重大民生问题,政府承诺的目标任务必须完成,如果不能按计划兑现,既有失政府信誉,又让群众失望。时至年底,我们希望各地政府能够向各地百姓交出一份令他们满意的答卷。(本报记者李秀玲)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