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MOU签署吹响两岸金融人才争夺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11月20日07:04
  袁飞

  两岸金融界翘首企盼的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的签署给两岸金融业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历经一年多的谈判和筹备工作,11月16日,两岸金融监管机构代表最终签署了三份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规定在两个月内生效,届时两岸金融机构可互设分支机构。

  即将开通的金融直通车正在给两岸金融生态带来新景象,人才争抢战一触即发。台湾最大人力资源机构104人力银行(中国)猎才部金融组负责人潘周游透露,MOU签订那天,他第一时间收到了台银大陆办事处友人传递来的消息,甚至兴奋到彻夜未眠。

  同时,他也接到几家台湾银行的来电,咨询大陆设点或升格方面的事宜,他表示,台金融机构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在大陆组建“本地核心团队和建立用人标准”。

  目前,台金融机构进入大陆急需的人才主要分为申设和业务两大块。申设包含法务、合规、HR、IT等基本架构职位,而业务主要指客户经理。“招募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合规高管,必须熟悉央行和银监会的规定和流程,和相关部门办事窗口有良好关系,知道哪些事情该找谁解决。”潘周游说。

  业界人士忧虑地说,凭借台金融机构对大陆金融市场的了解是永远找不到正确门路的,因此,要找到这些适应大陆市场的优秀人才可谓极其不易。

  104人力银行(中国)猎才总监黄至尧指出,大陆金融人才本就严重短缺,纽约有金融人才近80万,香港也有30多万,而上海仅仅只有20万。世界一级的国际金融城市,从事金融业的人口平均达到该城市劳动人口10% 以上,以目前上海超过1000万就业人口来说,其缺口至少80万, 金融业的人才缺口本来就很大。

  此外, 台湾金融机构对于大陆当地的人才结构、薪资水平、法律法规以及候选人心理都不能够完全把握,因此,能否在此关键时刻夺取关键人才,是台金融机构进入大陆后能否站稳脚跟的最关键因素。

  其实在MOU未定之时,就已有不少台湾金融机构开始有计划地针对大陆市场组建“在地核心团队”,一些猎头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密集接触候选人,这一年多来始终保持高度沟通,只等这一天的到来。

  台湾金融业登陆后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不了解大陆人才特质和能力。潘周游表示,初期,台金融机构只能依据台湾总部的人才标准和测评体系,但是未来要在大陆站稳脚跟,必须考虑在大陆建制专属的胜任力模型,制定一套适合大陆的用人标准和体系。

  正在筹备前去台湾设立分行的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表示,台资银行在个人零售性业务、财富管理、客户服务流程、风险控管、内部稽核、征信资料的建立、人才培训等,都值得我们学习。此外,也希望人才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中国银行台北分行行长已有内定人选,是个会讲闽南话的人。分行人员的配置大约会有20来个,打算聘请台湾人。并已选定了信义区作为台北分行所在地。

  目前在大陆设代表处的台资银行共8家,除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苏州办事处刚于今年10月28日成立外,其他7家基本符合升格为分行的条件。

  除了来大陆设立分行,一些台资金融机构还在筹划入股大陆商业银行。台湾富邦金控2008年12月通过其在香港的子公司富邦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以约5亿元人民币购入19.99%的厦门商行股权,成为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借道第三地投资大陆商业银行的首例。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