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新能源

新能源产业呈现过剩危机

来源:《商务周刊》
2009年11月24日20:49

  □ 文 刘巳洋(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8月26日在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的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倾向。除常见的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之外,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行业也名列其间。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中国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行业理应“供不应求”。作为全球降低碳排放的有力工具和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新能源行业,为何却出现了“产能过剩”?

  这种过剩,实际上是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设备制造能力过剩,低技术水平下的重复建设造成了现有产能远大于现有的和未来正常估计下的需求。太阳能光伏产业中,中国正在上马的项目如果全部投产,就算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已经达到了全球需求的2倍。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国有四川、云南、江苏等20多个省近50家公司建设和筹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风电设备行业更是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全球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只有10多家,而中国近几年已经涌现了70多家厂商。目前中国风电装机的需求约为1000万千瓦,这70家装备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3500万千瓦。国家电监会近日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基于多种原因,近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

  新能源产业的过剩,其直观理解即是供给远大于需求。鉴于中国的能源价格低廉、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又比较高,多晶硅制备成为了切合“中国优势”的产业,产能扩张非常快。中国多晶硅产业97%用于出口,在危机之前,全球能源价格高企,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对新能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贴,提升了需求;但金融危机到来后,西方各国纷纷调低了补贴水平,国外需求大幅降低,造成国内产能闲置严重。中国的风力发电行业刚刚进入开始阶段,发电设备的管理还在摸索,多种因素造成了风力发电实际需求低于预期,风电装备制造实际上出现的情况就是简单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快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失控式的产能扩张。

  新能源行业过剩的推手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和政府。自2003年以来,石油价格一路上涨到达150美元/桶的水平,全球能源类相关的产业也跟随收益,成为下一代朝阳产业。资本市场对新能源的追捧,再加上新能源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公司股票也缺乏一定的定价依据,导致了对进入该行业的公司估价过高,企业融资也更加容易。资本市场的泡沫催生了产能的泡沫。

  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和试点释放出来的“投资信号”,造成了新能源产业对政府政策的“模糊理解”,进一步助长了产能过剩。中央政府对新能源产业逐渐发布了一些产业政策和指导性意见,但这些政策缺乏规范性、引导性和实际操作性。比如2009年3月国家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各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理解为国家层面的“利好”,开始了大规模的投资热潮。由于中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为较偏远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政府对新能源的投资热情很高。比如中国的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区日照丰沛,土地大多为沙漠戈壁,建立大规模的光伏电站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土地。然而,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虽然有着良好的远景,但都是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收慢的项目,只有在国家进行大力补贴的情况下才可以形成有效需求。中国煤发电的成本约在0.2—0.3元/度之间,而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高达2元左右,这使得太阳能发电在中国主要用于解决偏远地区的用电问题,而不是用于替代传统能源。因此无论是政府的补贴程度,还是技术的瓶颈,都造成新能源发电厂投资风险很高。

  从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和企业应该合作,共同走出现在的不利局面。首先,政府应该在推出指导性意见的同时,给出具体的操作细则,从而释放出明确的信号。进一步的,应该从新能源整体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做出整体的规划,并加强在市场准入和环保方面的监管力度,减少中国作为能源和污染的“价格洼地”。另外,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隐性补贴”有助于鼓励企业走向技术竞争。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