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支持彭博终端产品发展是第一位的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1月25日00:08
  从出售到被收购,再到未来的整合,《商业周刊》的命运无疑牵动传统媒体的神经。

  11月18日,美国新闻集团旗下的《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彭博资讯计划在《商业周刊》裁减100个或更多岗位,约占总人数的25%;彭博资讯公司本周将敲定对《商业周刊》的初步计划。

  对此,11月20日,《商业周刊》的候任主席、彭博资讯社首席内容官贝诺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贝诺漫表示,“我们肯定希望卖更多的广告,有更多的读者订阅我们的杂志。但在消费方面,我们采取的任何措施都需要从支持彭博的终端的产品发展角度来考虑。”

  此语道破了彭博资讯对《商业周刊》未来价值归核化的可能举动。彭博资讯上个月同意从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Cos.)手中收购《商业周刊》。这桩交易计划于12月1日完成。

  裁员、成本控制是两回事

  11月20日之前,《商业周刊》被收购后的裁员逻辑,已被广泛推理论证。

  依据之一是《商业周刊》不断恶化的业绩。此前,据《商业周刊》网站披露,到今年5月《商业周刊》负债3200万美元,已资不抵债。据出版人信息机构(Publishers`InformationBureau)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商业周刊》的广告收入减少三分之一,至7780万美元。

  裁员的可能还有三个事实逻辑。其一是,在提供给潜在收购者的备忘录中,麦格劳—希尔也建议对《商业周刊》进行调整,包括裁员20%。这一建议中的裁员主要涉及编辑和后勤职能部门。

  同时,在10月13日,彭博资讯宣布从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Cos.)手中收购《商业周刊》前,已有多家私募股权公司和媒体出版公司进行了几轮投标,而据了解,私募股权收购《商业周刊》之后,都将采取裁员的方式节约开支。

  相似的措施也正在被其他的出版机构采取。据了解,被国际上称为商业领域七大主要出版物之一的《财富》杂志,已经从一年26期减到18期,这中间就伴随大量的裁员。同时,《福布斯》也被报道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不过,贝诺漫却向本报记者否认了彭博资讯收购《商业周刊》后,在裁员和成本控制之间有必然联系,他称,“裁员和成本控制是两个单独的不一样的问题”。

  贝诺漫进一步表示,彭博资讯和私募股权不一样的是不用担心所有的业绩倍数,也就是说4到5年之后,彭博资讯并不用考虑以多少的利润把杂志卖出去。

  讲到裁员的问题,贝诺漫介绍称,《商业周刊》在内容编辑方面的员工是220名,这比美国任何一家新闻类周刊编辑的人员都要大,也就是说它是超过《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经济学家》的。在此基础上,彭博有1500名从事内容编辑方面的员工。

  贝诺漫并未否认裁员的说法。他表示,彭博资讯将会保留大多数的《商业周刊》员工,但也会有一些裁员,而裁员主要集中在《商业周刊》员工和彭博已有的能力之间有重叠的地方。

  1他举例表示,《商业周刊》在华盛顿有一个很小的办公室,华盛顿彭博资讯则有一个很大的办公室,是新闻机构中最大的,有150名员工,这种情况彭博资讯就会从整体上考虑,到底在华盛顿办公室还需要多少人。

  贝诺漫透露,彭博资讯创始人、现任美国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对《商业周刊》的整合也起到关键作用。据其介绍,布隆伯格对未来整合的方向要求是,“只要你们把我的名字放在杂志上,就要把它做好。”

  价值归核化

  在贝诺漫看来,对《商业周刊》的收购并不会改变彭博资讯的基础业务模式。

  从创立至今的28年间,彭博资讯一直以销售彭博终端——一种提供财经的数据和信息的平台为基础业务。上个月,彭博资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彼得·格劳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介绍,彭博终端每年的租金达2万美元,而目前其全球有30万使用者。

  购买彭博资讯昂贵服务,可以获得非常及时的时效性很强的信息,而它的受众涉及企业、政府、投行等。贝诺漫介绍称,为了支持上述服务,1990年彭博资讯建立了一个新闻机构,截至目前,在全球72个国家,彭博资讯拥有146个办公室,以及1650名记者。

  在收购《商业周刊》的逻辑上,贝诺漫分析称,长期以来,使用彭博终端服务的客户是交易人员和研究的分析人员,彭博资讯和针对更广泛的商业信息听众的杂志相比,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商业媒体所拥有的有关企业和政府方面的信息。

  在贝诺漫的视线中,《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经济学家》等七类颇具代表性的商业出版物,反而具有这种更容易获得有关企业和有关政府的信息。

  而对《商业周刊》的整合,将更有利于彭博资讯核心价值的体现。据了解,《商业周刊》有80年历史,诞生于上世纪的大萧条中,在世界140个国家拥有500万的读者。

  贝诺漫介绍称,收购完成之后,《商业周刊》将会被改称为《彭博商业周刊》,这样可以让听众更多地了解彭博所从事的业务,让更多的人理解彭博资讯的终端提供的服务。

  不过,《商业周刊》2000年以来,每年能卖出6000页的广告,去年只剩下1200页,这给《商业周刊》的未来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此,贝诺漫称,“我们的经济模式跟其他任何一家出版机构都是不一样的,拥有《商业周刊》我们或许会多卖出1000台终端,这会增加我们2000万美金的收入。”

  而贝诺漫将广告的下降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的兴起以及电子信息传播的渠道;二是从2008年夏天开始的经济危机。“相信随着经济增长的恢复,有一些流失的广告量会再次回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订购收入也会增加。”贝诺漫表示。

  2为此,彭博资讯的承诺是《商业周刊》将更加优质。贝诺漫介绍称,彭博资讯决定在收购完成之后,对《商业周刊》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用于编辑内容的页面的数量会增加20%。除此之外,也会进行投资。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