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本月25日宣布重组旗下最大的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公司,并寻求延迟偿还大约590亿美元的债务。数天过去了,这座昔日的奢华之城繁华不再,随之而来的是游客锐减、房价暴跌、投资者大批撤离。而全球资本市场则在这一消息的冲击下,出现了继雷曼兄弟倒闭以后最剧烈的一次暴跌。
在恐慌和焦躁中,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这场源自中东的危机将如何演变、如何化解。
根源:危机是这样形成的
迪拜世界公司堪称迪拜在全球投资领域的旗手。其中,尤以旗下的迪拜棕榈岛集团(Nakheel)和Istithmar公司(Istithmar World)最为著名。前者负责房地产开发,后者是迪拜世界的投资公司。
迪拜的主权基金90%靠借贷来融资收购项目而非自己出钱。迪拜世界就先后向中东和欧洲多家银行贷款。有内部人士透露,Istithmar从2003年至今共进行了270亿美元的收购行动,自己出资金额不过25亿美元。
迪拜主权基金的运作模式还与去年面临国家破产的冰岛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炒金融。
多年的迪拜奇迹、海湾富油国家、政府控制的主权基金,这些条件使迪拜忽视了金融危机的后果和可能带来的灾难。
压倒迪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房地产。过去5年以来,以迪拜塔为标志,迪拜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政府债务不断增加,主要反映在主权财富基金的债务中。但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房价下跌、建设项目被取消等利空因素接连出现,使迪拜世界的偿还能力大受影响。
迪拜政府显然意识到了危险。所以选择在证券交易所进入“宰牲节”休假的时候公布延迟还款消息,以求对市场造成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程度。
但是,市场的剧烈动荡还是超乎想象。
冲击:雷曼倒闭以来最大一次暴跌
在迪拜,外来人口占了总人口的90%。据当地媒体报道,现在在迪拜机场有3000多辆被遗弃的汽车,车主都是负债累累的外国人,有些车里还有早就刷爆的信用卡。昔日的奢华之城,如今已繁华不再。
更剧烈的冲击来自全球资本市场。
除了众所周知的股市暴跌之外,全球汇市亦大受冲击。非美货币暴跌,美元指数反弹,日元则成为避险资金的“避风港”,出现快速飙升,创下十四年来新高。
此前一直受到投机资金追捧的商品市场也应声下跌。11月27日,纽约国际原油价格一个交易日内最大跌幅超过4%;纽约国际黄金期货价格最多时暴跌56美元/盎司;国际农产品期货和国内商品期货都出现暴跌甚至跌停。这是继雷曼倒闭以来全球商品市场最大一次暴跌。
进展:迪拜努力化解债务危机
最新情况显示,迪拜世界公司为化解危机正在酝酿四项债务清偿方案。
根据第一项方案,迪拜世界公司将在12月14日如期偿还旗下“棕榈岛”综合项目开发商纳西尔公司35.2亿美元的债务,在此基础上,将寻求与债权人就其他债务偿还问题达成协议。
第二项方案是,在各项债务偿还期限到来时,先向债权人支付相当于债务总额80%的资金。
如果以上两种方案均不可行,迪拜世界公司有可能要求暂停偿还部分债务,至少将偿还期限推迟至明年5月30日。
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债权人有可能就此提起法律诉讼。如果一旦被起诉,迪拜世界公司将着手进行资产清理。
迪拜当局也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化解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出于维护阿联酋整体经济稳定和挽救投资者信心考虑,阿布扎比有可能在必要时对迪拜施以援手,但双方会在援助条件上进行“讨价还价”。
阿联酋一些媒体则呼吁西方媒体客观报道迪拜债务危机。
各方剖析“迪拜危机”
经历过重创的国际金融市场已经无比脆弱,迪拜危机让全球资本市场再次遭遇重大打击。人们急于知道:这会是第二轮世界金融风暴来临前的不祥征兆吗?各方对此有大量评价。
观点一: “只是地区性危机,是可控的”
欧洲国家首脑:“问题是可控的”
英国等欧洲国家拥有迪拜世界公司大约400亿美元的债权,但这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对于迪拜危机带来的影响似乎很是乐观。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迪拜的金融问题是可以控制的,是本地化的事件,和国际上的金融危机是远远不能等量齐观的。法国总理菲永也认为,海湾国家拥有足够资源以保证世界经济不会再次陷入金融危机。
马光远、袁钢明:“不会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
中国社科院政府政策系博士马光远认为,迪拜不是华尔街,所以不必担心。就整个迪拜危机的性质来看,应该不会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一是影响面比较小,范围也是可控的;第二,全球经济正处于向好的趋势,无论在金融体系,还是在实体经济领域,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这仅仅是个别城市高涨繁荣后出现的财务危机,不会使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危机。
观点二:“中国一些企业会受影响”
梅新育:在迪拜工程市场上拿不到活了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则认为,迪拜危机给中国一些企业和投资者的影响主要是两条渠道:一是迪拜在中国的工程承包企业里是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危机起码会让迪拜的工程市场两年内很萧条,基本上没有活了;再一个,中国有些投资者在当地的房地产介入了一些投资,都被套牢了。
韩秀申:出口可能会受点影响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研究部研究员韩秀申认为,迪拜是中国出口非洲、中东地区的重要平台,不少迪拜商人从中国批量进口商品,再销往非洲、中东国家。如果迪拜破产,贸易款项支付将成为问题,这可能迫使中国企业寻找新的贸易渠道。
观点三:迪拜的问题是“没有内容”
樊纲:问题出在没有实体产业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表示,迪拜的发展之所以遇到问题,主要是其“没有内容”。他说:“有人曾经跟我们比较,是迪拜的塔吊多还是上海的塔吊多。有人说迪拜塔吊多,我说这就是问题了。为什么?上海是有内容的,上海有1700万人口,有那么多企业,有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有那么多产业、实业在那里。而迪拜呢?就是招揽世界各国的游客,那不是很扎实很厚重的内容。做服务业的,一定要在发展的时候想内容的问题。”
宋鸿兵:迪拜世界看错了投资方向
财经作家宋鸿兵认为,迪拜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迪拜世界看错了投资方向,把商业地产看做避风港。在金融危机之前,迪拜世界吃进了大量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地产,尤其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结果金融危机后,商业地产遭遇严重冲击,迪拜世界只能变卖这些资产。一旦迪拜世界推倒商业地产的多米诺骨牌,后果就很可怕。全球投资者不仅担心迪拜政府会加快变卖商业地产来还债,而且担心增产石油来还债,这可能直接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泡沫的破灭。
观点四:危机警醒中国楼市
马光远:对中国楼市是个“风险教育”
马光远博士认为,迪拜危机对中国楼市和投资楼市的人来讲,最大的价值在于风险教育。迪拜一直想把自己塑造成中东的金融中心,它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投资房地产。通过政府的行为过度的投资,过度的负债,直到今天。
从我们目前的经济结构来讲,包括我们这轮经济复苏的特征来看,房地产可以说是非理性的复苏。迪拜危机警示我们,对于目前房地产已经出现的泡沫,一定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