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聆听巴菲特的声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12月01日11:13

  其实,人们投资于股市,目的是在于获得超额收益,否则还不如存在银行里或者购买债券。但是,大部分人的投资行为哪里还有“超额”收益可言呢?无非是一种博傻行为而已。

  ■时侠术

  有位旅人,在黑暗的沙滩上行走,这时他听到空中传来一个声音:“抓起一把沙子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后悔。”这位旅人很惊讶,不过他还是抓起了一把沙子放在口袋里。第二天,他惊喜地发现,口袋里的沙子变成了一把钻石。欣喜之余,他又不由阵阵懊悔:我当时为什么不多抓些呢?

  众多的个体投资者(散户)在股市里弄潮,他们像一群不清楚目标的旅人在黑暗的沙滩上行走。遗憾的是,空中没有那明晰的启示。即便有,也淹没在他们互相之间嘈杂的喧嚣中了。真实的投资市场就像那黑暗中寒冷的沙滩,这些沙子在阳光普照的时候就会变成了耀眼的钻石。同样遗憾的是,在股市极为低迷的时候,人们经常蜂拥出逃,并不愿投入哪怕一把沙砾。极少数的成功者,如巴菲特所言,就是“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冷静地在黑暗的沙滩上用买沙砾的价钱把这些钻石装满自己的口袋。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这句经典名言如此简洁,以至于众多的投资人都沉迷于繁复的模型中不能自拔,而不把这一至理箴言放在眼里。实际上,大道无术,重剑无锋。精炼沉淀的道理往往很朴素,像水一样朴素,也像水之于生命一样重要,但生活中很多人却经常忘记质朴的道理。

  回顾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人们恐惧的心理不断放大,而巴菲特却大手笔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其豪迈之情亦如他一篇短文的标题:“我正在买入美国!”其实,他也同样在买入世界,买入一切美好的世界。

  2009年春季,我所居住的城市发行的几份报纸,不约而同地报道巴菲特的“败绩”。其中一份更是以整版的篇幅、醒目的标题宣示:“巴菲特,错了!”当日,我看到这份报纸,便不禁讶然失笑——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时至今日,仅仅巴菲特去年投资中国的比亚迪股份,便已账面盈余150亿港元。要知道,这还只是巴菲特所有投资中仅占大约1%的份额。而当时巴菲特大刀阔斧进行的一系列投资(47亿美元收购CEG,50亿美元投资高盛,30亿美元投资通用电气……)更让人眼花缭乱,如今也正让他收益不菲。

  2008年10月1日,巴菲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股价都显得十分合理。当其他人都感到害怕的时候,投资机会就已经到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听懂并且在当时就赞赏和追随巴菲特的这句话。

  恰恰相反,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恐惧,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贪婪,这样的场景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上演。即便一些专业人士,有时也不免陷于这种盲从之中。我认识的一些水平还算不错的专业人员中,很多在去年年底的时候都没有抓住机会。他们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往往过于悲观,在股市高涨的时候又充满乐观的情绪。行为金融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羊群效应”。也就是说,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根据他人的投资决策改变自己最初的投资决策的一种群体行为。

  其实,人们投资于股市,目的是在于获得超额收益,否则还不如存在银行里或者购买债券。但是,大部分人的投资行为哪里还有“超额”收益可言呢?无非是一种博傻行为而已。

  从这个很简单的逻辑就可以知道盲从的方式或者“羊群效应”的荒谬。对于散户而言,如果真正希望在证券投资中获得超额收益,还是谨记并温习巴菲特的这句名言。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在大家都恐惧的时候买入,在大家都贪婪的时候卖出。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