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9月份监管层
首开先河,将5家健康险牌照之一的正华健康保险公司“变身”为寿险牌照,更名为“中融人寿”后,健康险专业化经营模式的生存空间,一度引发众议。
无独有偶。近日,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财险”)欲接盘瑞福德健康保险公司的消
息传出,且知情人士透露该交易为监管部门牵线,待安邦财险接盘后,瑞福德的健康险牌照有望同样“变身”为寿险牌照。
2004年批筹的5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时至今日只剩下4张面孔,除人保健康、平安健康继续借助集团平台和交叉销售优势外,余下要么“待价而沽”,要么业绩廖廖。正如业内共称,在环境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地催生”了这一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但在现有体制下,“夹缝中生存”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毕竟带给人们“聊胜于无”的希望,专业化道路究竟该怎么走?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分歧。
“瑞福德卖不出高价”
“瑞福德卖不出高价。”针对
中国太保弃购瑞福德、安邦财险接盘后可能“翻牌”的消息,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王小罡对记者称,中国太保与瑞福德在长达数月谈判之后仍然告吹,根源在于健康险专业化经营模式的生存困境。
成立于2006年1月的瑞福德,前身为阳光健康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达3亿元,因产、寿险公司同样可经营健康险业务,且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三年多来与其他专业健康险公司同样面临着“夹缝中生存”的困境,导致发展迟缓。
“主要原因还是价格谈不拢,一方希望溢价出售股权,一方希望平价甚至折价收购。”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了双方谈判告吹的直接原因,并进一步透露称,价格谈不拢的内在原因在于瑞福德开业几年来保费质量和业务结构的欠缺,即长期险业务不多,短期险占比太大,一旦出现集中给付,资金所剩无几,因而存在资金断流的结构隐患,“在谈判过程中,如果股权交易价格低于瑞福德股东的投资底线,结果显而易见。”
据相关消息,其后即将接盘的安邦财险,双方已经签署意向性协议,但股权转让价格不得而知。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作为首例保险公司被收购案,交易双方的牵线人实为监管层,一个重要意向即是在安邦产险接盘后,瑞福德有望“翻牌”为寿险公司,业务范围扩大至寿险业务。
“安邦财险欲筹建一家寿险公司的愿望,已经由来已久,好在监管部门在今年9月份,已经开了这个口子。”前述知情人士如是称。
今年9月,2004年获批健康险经营牌照的正华健康保险公司,在几经股权更迭后获保监会批准,改制为寿险公司,更名为“中融人寿”,目前正待开业验收。业内认为,这一健康险牌照的“变身”,既透视出专业健康险公司的模式艰难,也显示出监管部门对市场自发选择的理性认同。
平安健康的“别有用心”
尽管自2005年开业以来一直“业绩廖廖”,直至2008年才出现保费收入的大幅攀升,
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健康保险公司,终于选择引入外资走合资的道路,“待机而动”成为平安健康的创业策略。
日前,南非Discovery集团拟认购平安健康险公司不超过新发行后总股本的24.99%的股份,这是平安健康首次引入外资股东。
“通过合作,我们将获得Discovery在健康管理、产品方面的多项知识产权以及风险管理体系和专业技能,可以快速嫁接先进的产品开发和业务系统,包括先进的作业平台和风控技术。”据平安健康相关负责人解释,Discovery为南非目前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经历了南非的医疗体制改革,并且在将传统保险和健康管理相结合方面拥有优势,此外在英美市场成立了海外合资公司。
“平安健康保险目前资金状况良好,资本为5.29亿元(约合5.78亿兰特),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从中期来看,公司将需要更多的资本注入,因此,Discovery将认购公司新发行的股份,而非已有股份。”按照该负责人的说法,引入外资完全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而非出于“补充资本金”的需要,并且在网点建设和布局方面,依然遵循既有模式,即依托平安集团既有的销售平台和客户资源,而非另起炉灶。
基于当前的新医改背景及医疗机构投资向险资开闸的政策环境,以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为发展战略的中国平安,希望借政策东风在健康保险、新型健康及医疗管理方向取得突破。业内人士认为,借力国际领先的专业和技术平台,是中国平安急于开拓国内健康险市场的路径之一,而另一重要意图在于,打造专业技术上的优势,有助于自身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对医疗机构的“控股梦”。
人保健康的“转型路”
与平安健康在网点建设、销售网络上并未“另起炉灶”不同,国内首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健康,自2005年4月开业以来已在全国开设了25家省级分支机构,依托中国人保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国内健康险专业化经营名副其实的“先行者”。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人保健康保费收入在专业健康保险市场份额达到97.9%,在整个健康保险市场,份额达到9.9%。其中与政府合作的社保“结合型业务”,城市社保补充业务份额已占全行业50%以上,截至9月底,共承保社保补充项目149个,实现保费收入12.34亿元,覆盖67个地市,为近2000万人提供了约2.4万亿元风险保障。
不可否认,机构网点和销售队伍的铺设,必然带来专业健康险公司分支机构的经营压力。一方面充实资本金,一方面推进业务结构,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推进低成本战略和降低综合费用率,这成为人保健康自去年以来的“重头戏”。
今年上半年,人保健康启动次级债发行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完成8亿元资金募集,大幅提高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另据公开数据,截至9月末,人保健康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4.69亿元,其中保障型业务保费收入达31.81亿元,在总保费中占比71.18%,同比提高了56.21个百分点,结构转型初见成效。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网点建设、销售队伍已经投入巨额资金的人保健康而言,继续构建良好的业务结构以及进一步发挥人保集团的资源优势,不失为该公司在现有体制下低成本运作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