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关键时刻 三大家电政策有待调整完善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09年12月07日14:23
门槛设置、操作规范、补贴方式亟待调整
今年以来,三大新政共同发力家电市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通过国家补贴、企业让利等形式的配合,有力刺激了消费需求,也间接推动了企业对国内市场细分下的挖掘。
“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3大政策,其本质就是一种变相的降价促销,通过对企业在市场销售的产品给予国家补贴下的价格折扣,以价格杠杆刺激市场的新增消费需求。再通过国家为中标企业的产品进行质量和信誉的“背书”,增强农村消费者的信任感。
3大政策已先后实施数月之久,就市场反馈情况来看,惠民工程执行最为规范、整体反应效果好。而家电下乡实施区域最广、涉及产品最多,对于操作过程中不规范和不方便的规则反思和调整也最多。以旧换新虽只在局部省市试点、实施时间短,但活动效果和业绩增幅最大,但隐患和漏洞也最多,一位家电企业人员如此点评。
行业观察家指出,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因为操作规范和细节、涉及人群等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足以动摇政策的继续实施。应该说,目前3大政策都存在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的空间,今年年底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政策调整期。
尴尬的现状
目前,颇受争议的当属“家电下乡”政策,主要是因为这一政策涉及到的产品面、企业数量、区域市场最为广泛,在政策制度初期就采取了“严进宽出”的思想,对产品的价格和型号数量均予以限制,对补贴流程也进行层层审核,最终导致许多企业、经销商、消费者对这一政策的意见较大,企业不积极、消费者不热情。
随后,下乡政策对补贴流程简化,增加招标型号,提高产品限价。但效果仍不佳,许多地区的下乡家电销售比重一直“居低不上”,甚至卖不过众多的非中标产品。许多企业认为,现阶段家电下乡销售之所以不温不火,关键就是下乡的产品可选择性余地小,而经销商由于销售利润低,推广积极性也不高。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仅数月,其猛增的销售业绩和收旧换新的规模大有超赶下乡政策的趋势。许多地区的旧家电回收商和拆解企业都面临了产能饱和、无法消化众多旧家电,造成家电销售商的旧家电堆积成山。
不过,在收旧过程中,一些废旧家电回收商却从中牟利,涉嫌骗取国家补贴资金。许多家中没有旧家电的消费者,以100—15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家电回收“黄牛”手中价格仅为50—80元的旧电器,最终拿到商场却可以获得300—400元不等的补贴资金。这直接激发了一些城市旧废家电回收商的生意热潮,对废旧家电在抵扣前进行“倒卖”从而牟利颇丰。
目前,以旧换新政策已受到众多家电厂家和经销商的热捧,短期内快速呈现“井喷”势头。然而,这其中回收旧家电的价值有多少?补贴资金又有多少能直接让消费者享受?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政策监管者当局。
眼下,惠民工程拉动了高能效空调的市场销售份额快速的提升,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令一些中小企业颇感困惑的是,10万台的销售门槛和先卖后补的方式,却加剧了行业的两极分化,特别是在当前空调业几大寡头领跑的背景下,这种政策的倾向性更为明显。
更为关键的,3大政策在制订初,均是为所有企业提供市场机会,让所有消费者均能享受到国家政策,但由于企业规模的差异,销售网络的完善性、售后服务网点的覆盖率,仍导致大企业占优势,城市较农村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