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借以国进民退为民资辩护 国资委官员回应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09年12月08日09:39
一场关于“国进民退”的辩论正在席卷全国。
今年9月以来,山西整合小煤矿,导致民间资本一次性整体退出。被迫撤退的浙江商人开始以“国进民退”为民营资本辩护。
11月30日,2009中国民营企业高峰论坛在杭州开幕,400多位海内外浙商代表参加,商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路径。
“不管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是片面的说法,实际上国企在不同领域有进有退。”12月6日,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首次对山西煤矿整合作出正面回应。
“并不是谁进谁退的问题”
“国资委已经注意到舆论上的国进民退辩论,也注意到浙江商人召开的民营企业高峰论坛。这说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发挥效力,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相互作用。”国资委有关司局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国有资本壮大,根本目的并不是挤压民营资本,而是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因此,在部分行业加大投资,同时在另外一部分行业逐渐退出。”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研究人士认为,资源性行业必须加大国有化,比如,煤矿、石油、有色金属矿等领域,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必须加大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度。
“国家在资源性行业加大进入,但在加工制造业领域并没有限制民营资本,尤其是技术开发这一环节,国家鼓励民营资本介入。”上海易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琪表示。
李琪一直从事稀土开采领域的投资,由于今年以来国家政策限制稀土开采,导致他管理的资本无法进入稀土领域,但他对国家政策表示支持,“现在国家限制民营资本介入,其根本原因在于防止破坏性开采。破坏性开采在铁矿、有色金属以及煤矿等领域大量存在。”
“山西煤矿整合的方向并没错,其现实问题在于,民营资本在退出时,部分项目估值偏低,导致浙江民营资本大吃苦头。”李琪说。
纽约国际资本集团北京代表处董事总经理李明在结构采访中表示,“问题的实质应该是如何调整经济结构的问题,而不是谁进谁退的问题。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代工模式正在被淘汰,而民营资本至今未能适应这一趋势的残酷性。”因此,加大上游资源性产业国有化,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未来参与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民资应减少“套利心态”
推动国有资本产业扩张,是否意味着民营资本的空间被压缩?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民营资本有了更大的空间,只是这些空间需要民营企业具备更领先的技术实力。”国资委上述司局负责人指出。
但在目前,民营资本的逐利本质导致投机过度。“在浙江民营资本密集投资的区域,往往缺乏样板企业。比如山西小煤矿,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位不愿具名人士指出,许多民营资本在小煤矿的经营上,并没有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开采,其原因在于投资过大。假如更新一整套安全设施,就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这充分体现了民营资本的短期套利性。
“其实这一趋势早几年国内就在广泛讨论,只是到了今年,国家才开始采取实质性措施,推动行业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这必然会影响到一部分投资者的利益,其中首先便是浙江民营资本,因为他们投资的项目多。”李明说。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