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记者 谢少萍
尽管银行资本红线这只“靴子”落地令市场松了一口气,但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却丝毫没有减弱。
据媒体报道,针对中央汇金公司(下称“汇金”)考虑特许大行用上缴股息补充资本金等传闻,汇金副董事长李剑阁日前在参加博鳌青年论坛间隙表示,汇金
倾向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内地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而无意通过减收股息以改善银行的资本水平。
11月底以来,市场上关于“银监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明年提高资本充足比率至13%”的传言甚嚣尘上,尽管随后13%的说法遭监管部门否认,但银监会对中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对大型银行要求为11%这一消息,仍令市场的担忧挥之不去。
直到上周,又有传言指出,汇金将特许三大行用上缴股息来补充资本金,或是以股息增持国有大型银行、参与定向增发等。
根据各大银行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截至9月末,汇金持有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股份分别为1183.17亿股、1714.12亿股、1334.07亿股,分别占总股本的35.42%、67.53%及57.09%。
此前在10月前后大行解禁之际,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汇金曾多次出手在二级市场增持大行股份,而在目前银行融资需求迫切的情况下,市场再次冀望汇金“输血”也就在情理之中。
根据银行业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0%、12.52%、12.11%和11.63%,均超过11%的最低要求。
不过,有银行业研究员在与CBN记者交流时表示,虽然近期监管部门明确提出的监管红线比之前市场预期已经低了两个百分点,但银行不可能完全压着监管红线经营,并且考虑到明年的放贷需求及随后两年的扩张,加上未来监管部门可能继续提高资本标准的预期,银行频传融资举措也就不足为奇了。
银行纷纷借道证券市场以缓解对资金的“集体饥渴”,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多家上市银行排队融资。
今年6月,
深发展宣布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3.70亿~5.85亿股新股,融资67亿~107亿元用以补充资本;随后在8月份,
招商银行宣布通过配股融资180亿~220亿元;10月,
浦发银行也宣布完成150亿元定向增发方案;11月26日,
民生银行顺利登陆香港,融资301.61亿港元;而昨日,
兴业银行股东大会也高票通过了其180亿元的融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