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市商业银行已公布2982亿元的资本补充计划,其中557亿元为股权融资。分析人士指出,上市银行2010年满足资本充足率紧迫线9%,2011年达到中长期资本目标(核心资本充足率7%和资本充足率10%)后计算,上市银行在2012年之前仍有715亿元资本补充需求。
长城证券
金融分析师吴小玲认为,在完成已公布但未实施的资本补充计划后,上市银行的融资压力各不相同:三年半至四年内无紧迫融资需求的银行包括工商银行(601398.SH)、宁波银行(002142.SZ)、北京银行(601169.SH)、深发展(000001.SZ)、南京银行(601009.SH)和建设银行(601939.SH);两年半至三年内无紧迫融资需求的银行包括兴业银行(601166.SH)、招商银行(600036.SH)、中国银行(601988.SH)和民生银行(600016.SH);2012年前有紧迫融资压力的银行包括浦发银行(600000.SH)、华夏银行(600015.SH)、交通银行(601328.SH)和中信银行(601998.SH)。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外部融资的资金量与银行体系庞大的资金需求规模来比仍存在较大缺口,因此未来商业银行将更加嚣重内生资源来补充资本。他认为:“如果按照2009年14家商业银行整体实现6000亿元净利润和40%利润分配率计算,仍将有3600亿元净利润留存在银行业内部,支持业务发展。如果通过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增加股票股利减少现金股利的分配占比,可以进一步减少资金流出,因此2009年利润留存将为14家上市商业银行业补充4000亿~4500亿元的内生资本。”
商业银行未来两三年将现融资潮
兴业银行12月8日召开股东大会,以超过99%的赞成票通过不超过180亿元的配股融资方案。
中银国际银行业分析师袁琳测算,按募资不超过180亿元及每10股配售不超过2.5股计算,兴业银行最多可以发行12.5亿股,每股价格为14.4元,较A股价格折让64%。袁琳表示,如果配股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该行2010年的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至11%及9.1%,未来发行债务工具募集资金的空间较大。
由于测算配股价较市价有较大的空间,多数股东对配股方案表示欢迎。据兴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在股东大会现场,股东对配股方案的态度都比较积极,包括恒生银行在内的绝大多数股东都投了支持票。另外,在8日的股东大会上,现场表决股东59人,代表股份占总股本48.97%;网络投票股东264人,代表股份占总股本19.69%。
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志承和谈煊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假设兴业银行配股价为目前A股市场价的9折,那么配股价是人民币36.15元,配股量仅为股本数的10%,低于20%的最高配股比例。此报告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有可能期望配股价将较目前的交易价有很大的折扣。因为即使配股价较目前市价对折,也可以完成180亿元的融资规模,这可能会对市场心理带来短期的正面影响,甚至出现抢权的行情。”
在所有原有股东都参与配股的情况下,配股价及配股比例的多少对原有股东的价值都没有影响,仅在相当部分股东不参加配股时,配股价的高低才会影响参加配股股东的价值。
为了控制信贷规模,今年以来,监管者提高了所有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具体为,在原有资本充足率8%的基础上,小型银行提高至10%的门槛,大型银行提高至11%的门槛。
虽然银监会没有提出具体要求,但方向已经明确,提高资本充足率可以说是“箭在弦上”。今年三季报显示,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达到11%的监管要求,但整体的资本充足率都有所下降。如果再对次级债部分进行扣减,一些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可能更低。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短期内四大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尚不明显,但未来为了满足业务扩张的需要,资金问题如影随形,国有银行再融资的冲动依旧不容忽视。
不必对银行再融资过于恐慌
三大国有上市银行将再融资的传闻突袭市场,成为牵动市场神经的敏感问题,并一度引发股市震荡。
那么银行再融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才能更好地平衡信贷增长与风险控制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尽管银行需要面对严格的资本约束,但市场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本补充,未必只有从二级市场融资一条路可走。
今年上半年在宽松的信贷政策下银行信贷出现“井喷”之势后,各大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严重消耗。一直以来,银行信贷是实现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信贷的大量投放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但不可避免地给银行资本充足率带来较大压力。
郭田勇认为,明年经济的复苏转暖仍离不开银行信贷合理适度的增长,但资本充足率已成为部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出于保增长需要,还是银行自身发展,资本约束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国大型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比较高,因此,对于此类银行,我认为监管层可以进行灵活监管,一定程度上可以予以变通,总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或者提高监管容忍度,没有必要一定达到12%或是13%。如今年三季度末,工、中、建、交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6%、9.37%、9.57%、8.08%,远远超出银监会此前出台的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7%左右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可采取灵活的监管手段,一定程度上放松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郭田勇表示。
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并不仅限于二级市场融资。鉴于前些年大型银行的分红率比较高,为保障银行能够长远发展,也为了股东能够拥有长期回报和长远利益,银行可以考虑牺牲股东短期利益,利用税后净利补充资本金。例如,工商银行2008年税后净利达1112亿元,2009年半年度的税后净利也已达666亿元,拥有如此高的净利润,工商银行可与其大股东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等进行协商,适度降低分红比率。据初步匡算,如果能将税后净利的30%用来补充资本金,则工商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可由原来的10.75%增加到11.45%,资本充足率则由13.06%增至13.75%,而2009年半年度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将可由原来的9.97%和12.09%增加到10.34%和12.45%,这将大幅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虽然股东放弃了一部分短期利益,却换来了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和银行的长远发展。
郭田勇认为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消费的增加,居民的投融资需求肯定会有增长,中间业务可能是银行未来盈利的主要“挖掘”点,因此银行内部可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发展资本金消耗比较少的银行业务来盈利,降低资本金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