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创投频道 > 投资新闻

年终岁末私募挖角第一目标:公募研究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12月14日07:49
  CBN记者 程亮亮

  年终将至,人心思变。发展迅猛的私募基金也抓住时机“算计”公募基金的人力资源。由于一些私募已经开始与银行等渠道谈信托产品的销售,因此公募基金公司的销售团队也成了他们的挖角对象。不过,投研人员始终是第一目标。

  “有好几家基金公司在帮我养人呢。现在,拿完年终奖,他们就会加入我们公司!”某大型私募基金总经理早前曾如此向CBN记者表示。看似平静的基金界如今又到了年终人才大流动的关键时间点。

  次优选择:挖研究员

  “我们不太会去找基金经理这样级别的人才,因为对于我们的团队而言,基金经理已经足够了,但是研究员却依旧存在不小的缺口。”上海某大型私募基金内部人士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基金经理层面的人才,多半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要么选择去其他基金公司,要么选择自己创业。”他说。

  对于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而言,要选择加入一家私募基金所要衡量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投资理念上能否趋同?工作待遇能否达到心理目标?未来的发展上升通道如何?对于“挖墙脚”的私募基金而言,同样面临诸多问题:他们能真正吸引到的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才有限,而相比公募更具有小作坊性质的私募基金所需要的人手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大。

  “我们更多的还是从研究员层面去引进人才,”上述人士称,“公募基金投研团队里面做得不错的研究员我们是十分欢迎的,只要他们认同我们的公司文化,以及公司的操作理念。”在他看来,国内的私募基金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的确需要很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但是也必须有所权衡。

  而沪上某私募基金总经理同样认为,私募基金一般在成立之时便已经确立了自己的投资理念,而且多半是与公募基金中的几位好友一起创立。“这样就使得私募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中,基金经理一块从一开始就已经相对完善,需要更多的是研究员层面的人才。”但是该人士同样认为,除非当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基金经理,同时有合适的人才认同公司的理念,优秀的基金经理同样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在这位总经理看来,基金经理多半是有一些“骄傲”的,让他们选择加入其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从事跟之前差不多的工作,从心理层面上所需要迈过的坎很大。毕竟能被私募界看中的基金经理在公募的投资业绩都是不错的,换句话说都是“大牌”,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更大。

  撒手锏:股权激励

  不想走的人,锄头挥得再厉害也挖不动。公募基金现有体制的诸多问题成为出走人才离开的“不得已”的理由;私募也同样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但是一些私募已经建立了股权激励机制这一现有公募无法实现的手段。

  吸引以及留住人才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公司的机制问题,而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分配机制。

  转投私募的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前投资总监李旭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公募基金的这种体制已经成为公募的最大软肋。李旭利称,按照他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基金经理很少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一个长期的职业来看,因为公司不是自己的,业绩不好随时会被要求下岗。而在基金公司内部的研究员能顺利成长为基金经理的更是凤毛麟角,长期看不到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的公募基金人选择离开也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

  相比之下,私募一方面提供相比公募更高的固定薪酬,同时奖励的部分相比公募会更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会给员工股份,这意味着他们加入我们公司之后不仅仅是员工,还是股东,可以参与资本的二次分配。”上述上海某大型私募基金内部人士说。

  私募基金通过给予股权激励的方式使得员工更多地自主性地工作,而绝对收益的分配方式也更能证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目前已经逐渐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加入。

  但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人才的相对紧缺都会长期存在。伴随着凯石和新重阳等大型私募基金的出现,私募基金逐渐与产业资本相互结合,规模和管理水平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最终可能形成与公募基金比肩的局面。届时,内生性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的重要性又会凸显出来。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