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遏制”房价提法传达强烈信号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09年12月15日09:38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房市调控重点
据新华社电昨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会议认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四项房市调控措施。
-政策解读
“遏制”表明房价问题严重
进入12月份,高层针对房价调控的信号连连,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明确提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明显较此前高层释放出来的信号更为强烈。业内专家认为,这说明现在房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了中央必须出手调控的地步。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告诉记者:“"遏制"这个词比"抑制"房价感情色彩要重一点,比稳定房价更严厉。”
著名地产独立评论员、社会学博士王智中也认为“遏制”的提法传达的信号更强烈,是2007年以来中央政府首次用到此词,“这表明中央政府对调控房价的姿态非常明确”。
关键是要抑制炒房
此次会议,再次提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的确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改善目前房价高涨的局面。
但有业内人士较担心这两项供给目的是平抑房价,与今年各地频现的地王带来的高房价趋势是相互冲突的。如何落实这两项供应,还需看中央和地方的具体措施。
此外,王智中认为要遏制房价,除了增加供给,关键是要抑制炒房,“现在市场一头是拿着钱要投资投机的人,另一头是买不起房的人,这种情况下,炒房之风得不到抑制,平抑房价就是无稽之谈”。
据悉,上周“二手房营业税减免恢复至五年”后,二手房市场已经出现新动向,房价飙升之势已经有些控制。
政策牌还将再持续
虽然最近中央调控房价的信号连连,但具体政策只出台了“二手房营业税减免恢复至五年”。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既然中央提出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说明明年房地产势头不会有大幅调整,甚至仍有人士对明年的市场非常乐观。
王智中提醒业内在解读中央政策时“不能太一厢情愿”,他认为如果明年楼市不能如政府所愿,政府还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楼市不稳,政策不止”。
如果房价还继续过快上涨,杨红旭也认为中央可出牌还很多,比如进一步紧缩二套房贷;加快推出针对大户型、高档房的物业税,并极有可能在部分城市试点实际运转;对外资购房可能会重新紧缩,重申“171号文”;转售房子的税费,也可能会从严征收。
明年房价可能下降
从目前的种种信号看,中央政府对部分城市过于高涨的房价已经深感不安,因此再期望明年的楼市如今年这样疯狂,已经非常不现实。
杨红旭认为这一系列信号出台后,必然将导致成交量下滑,房价涨幅将重新收窄,明年则可能出现小幅下跌,但动作不会太大。
王智中对局势的看法更悲观一些。“元旦前,房价还将继续上涨,到春节前后,成交量下降,但价格进入僵持期,明年下半年后,房价很可能出现下降。”他告诉记者,今年1-11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9.76亿平方米,而同期销售面积仅7.52亿平方米,比新开工面积少1.24亿平方米,“供应也有刚性和惯性,如果明年下半年新的需求没有被激发,不排除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房价必然会调整。”
本报记者鲁欢
-背景
房价暴涨的2009年
2009年北京的房价,只能用“暴涨”来形容。
春节前,楼市还是一片寒冬,促销价、优惠价充斥楼市而无人问津。
几乎所有开发商都过了一个愁云惨淡的春节。但是,春节过后,楼市却出现了转机,以刚需为代表的购房者迅速出现在各大售楼处和中介公司,楼市迅速回暖。5月份开始,促销手段几乎退出市场,“涨价”成为楼市主题,每平方米1000元、2000元的涨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部分项目甚至出现3000-4000元的涨幅,投资型购买入场后,迅速把涨幅拉到新的高度,相当一部分楼盘涨幅突破50%,甚至部分楼盘出现一倍以上的涨幅。
据亚豪机构统计,今年1月份,北京开盘项目均价为13560元/平方米,11月份的开盘均价为17550元/平方米,涨幅高达29.42%。但考虑到年初开盘项目主要集中在市区,11月份的开盘项目却多在五环以外,这样的涨幅其实小于同区域同项目的涨幅。 本报记者鲁欢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