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新能源

冯飞:2020年新能源应占能源消耗20%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12月16日00:40
  虽然哥本哈根会议结果仍难预测,但加大新能源利用比重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

  但现状并不如人意。一面是每年翻一番的巨幅产能增长,一面是局部地区发电设备撂荒严重。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等人最近调研发现的风电“真相”。

  数据显示,至2008年底,有27%吊装完成的风机闲置,未及时并入电网。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包括风电、光伏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现状如何?瓶颈何在?下一步作何走向?

  日前,冯飞和若干同事刚刚完成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大课题。作为子课题,冯飞和王金照等人向决策层提交了一份名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报告。

  针对新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新能源跨越式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冯飞。他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技术的欠发达导致;伴随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一系列机制体制欠协调:诸如产业准入标准欠缺导致的企业投资一窝蜂;新能源电源发展与电网建设不匹配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并结合国际减排的现状,冯飞和同事在报告中排定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大步走的发展目标,即争取到2020年使新能源利用总量达到能源消耗的20%。

  这也是官方智囊机构首度披露最新的中长期新能源发展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该目标值空穴来风,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国家能源局正在修订中的新能源发展规划。若该目标最终果与能源局规划数据吻合,就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的利用量比之前的官方预测目标将有若干增长,其中光伏装机量将增长十几倍。

  政策层面的相关事实是,一个集合了十几个部委高层的国家能源管理委员会有望于近期宣布成立。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14日也对本报介绍称,新能源发展规划将于明年初出台。

  “理顺管理体制、规范产业标准、集成提升技术”——这是冯飞对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三大建议。

  新能源产业三大问题

  《21世纪》:前段时间关于多余多晶硅或风能发展是否过剩有过争论,也引发对产业政策的反思。你认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

  冯飞:我们研究发现,当前该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技术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欠规范、管理体制不顺。

  技术的薄弱表现在众多核心技术并未掌握,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同时,技术后劲也提不上来,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新能源科研力量分散在大学等研究机构中,缺乏领军性的创新平台,去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另外,企业规模也偏小,研发能力较弱,缺少像通用电气、西屋、三菱、西门子等大型综合性设备供应商;即使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其研究开发能力还不如发达国家中小型专业技术公司。产业欠缺规范主要表现在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的技术标准匮乏,强制性检测和认证制度尚未建立。这种状况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由于有政策鼓励,又没有进入门槛,大量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

  数据可以说话。目前,我国风电主机厂超过70家,前四家产能超过1200万千瓦;多晶硅生产厂家超过30家,到2009年底产能可达3万吨,而2008年全球多晶硅需求只有4.52万吨。企业的大量进入导致低价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通过牺牲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来压低价格,并带来部分产品质量的隐患。

  由于新能源产业近几年“爆发式”增长,很多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周期太短,产品研制中的问题在批量生产之前没有充分暴露和有效解决,加上未经任何检测就被大量投放市场,将来有可能出现大面积设备故障,造成重大损失。

  相关体制机制仍未理顺表现在,诸如新能源电源发展和电网建设还不协调、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成本增加没及时传导、对电网企业缺乏强制性要求和监管等等。直接后果就是新能源发电设备撂荒现象仍比较严重。以风电为例,2008年底我国有1215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其中1000万千瓦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2008年底实际并入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仅为894万千瓦,占吊装完成的风电装机总量近73%。

  《21世纪》:2007年9月我国颁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要达到6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5%。你们为新能源未来发展排定的目标是否有变化?

  冯飞:总量上有所增加。我们的建议是,争取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新能源利用量相当于9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耗的20%。这些目标,主要参考了国家能源局正在修订的新能源发展规划。

  在产业规模方面,要争取在未来3年使新能源产业年产值翻番,产值达到4000亿元,再通过此带动诸如设计、安装、运营、维护和配套设施等相关行业,实现每年上万亿元的GDP增长。

  未来三年将是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关键期,需要集中解决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要在三代核电技术、大功率风电、太阳能多晶硅制备等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上,取得突破。

  产业发展要避免多头管理

  《21世纪》:要完成这些目标,你们觉得产业政策上应该有什么调整或者加强?

  冯飞:这涉及到宏观管理体制、科技研发平台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在宏观管理上,由于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涉及到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标准委等多个部门,应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各部门的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权责,避免多头管理或相互扯皮。鉴于新能源技术瓶颈问题突出,且新能源技术研究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我们建议从国家层面统一扶持,设立开放式的国家新能源研究机构,或可以中科院系统作为依托建立。在这个平台上,研究机构之间、研究机构与企业间可以充分沟通信息,并推进大项目的合作。

  同时,要加快新能源产业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风电、太阳能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认证标准;同时,要实施统一的风电、太阳能认证制度,逐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另外,需要尽早制定风电、光电并网技术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应由政府部门牵头,电网公司、发电设备制造商等多方共同参与。

  《21世纪》:还需要推进哪些配套建设?

  冯飞: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快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已建成新能源项目的接入线路建设,解决设备撂荒的问题。同时,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输电网、智能化配网和储能设施建设。

  针对“厂网分开”以来,厂网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我们建议明确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同时作为新能源发展规划和电网发展规划的主体,并促成电源企业、电网企业、政府规划部门共同参与电力规划。

  完善定价机制也很重要。我们建议当前可采取特许权招标与标杆电价两种方式都要保留。一方面,对于规模大、资源条件好的新能源项目,继续实行特许权招标,通过引入竞争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对分散利用、资源条件不太好的项目,实行分区域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以鼓励企业投资和规范政府定价行为。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