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打击内幕交易 上市公司须重兵布防

来源:全景网-《证券时报》
2009年12月18日11:45

  近期监管层大力查处高淳陶瓷内幕交易的行动大快人心。不过,近期多家拟进行重大重组的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人员股票交易自查报告表明,当前上市公司在防止重大信息泄密、防范内幕交易方面还有改进之处。

  从高淳陶瓷以及之前曝光的乐山电力杭萧钢构等内幕交易案件

来看,重大影响信息被提前泄露、股价事前出现异动是这些案件的一个共同特征。如近期被查处的高淳陶瓷案件中,在重组公告前一交易日高淳陶瓷股价突然毫无征兆地放量涨停,次日公司即宣布停牌筹划重组。一个月后公司股票复牌交易即出现股价连续涨停。事后监管层的调查结果证实了当时包括本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质疑。之前被查处的乐山电力、杭萧钢构、S延边路等案件同样出现这样的情形。

  为什么在相关法规对于如何做好重大事项保密工作已有严格规定的前提下,这些重大信息还是被提前泄露呢?相关内幕人士品行不端,为了个人谋私利铤而走险是首因。但是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上市公司高层对内幕交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充分,在重大事项的策划过程中存在人为的疏忽和不谨慎是更为普遍的原因。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高管认为,泄密可能只会“成全”某些内幕交易者,让某些个人获利,不会对公司利益造成直接影响,因而对信息的保密不甚重视。殊不知,一旦内幕交易发生并被查处,除了内幕交易者会为此付出惨痛代价外,上市公司的资本信誉和市场形象也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随之而来,上市公司再融资、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将会造成严重影响。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有资深市场人士指出,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之所以历时三四年难以成行就与其在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嫌内幕交易有关,究竟何时能够完成目前仍难定论。这对S延边路、广发证券以及众多看好此次借壳的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可以假设,如果此次高淳陶瓷的重大资产重组也受到内幕交易案影响,同样会对相关各方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作为防范内幕交易的第一道防线,上市公司应该高度重视重大信息的保密工作,同时对内幕人士的交易情况进行严格及时地监督,将内幕交易案的发生遏止在萌芽阶段。近期多家策划重大事项的公司发布自查公告对相关高管极其配偶的股票交易情况进行披露无疑是防范内幕交易的一个良好开端。不过在操作上还有改进空间,如自查对象的范围更加全面,同时,监管层也应在股价异动时及时详细披露成交量较大券商营业部的交易情况,以及股价异动或者受到股东质疑时允许律师查验股东名册等,从而形成一个覆盖面更加广泛、更加透明的监督体系。

责任编辑:董丽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