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2009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充满考验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让世界瞩目;这一年,政府的刺激政策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很多隐患,市场化改革的使命再一次引起众多经济学人的深思。12月19日,搜狐新视角经济学人论坛2009年会在北京举行,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祝宝良 |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
从中长期来说,改革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从短期看,是需求动力——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动力结构调没调整,中长期看都看到这一点,这两个我们还在继续往下推进,但是推进到什么程度,这几年我们感觉确实不是太满意。如果我们在现有的模式下,未来三五年,依靠需求动力,能不能继续支撑我们经济增长,这个是要讨论的问题。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政策到底有没有必要转换,这也需要去讨论,三五年期间,所谓的危机时代,我们到底怎么办,应该把这个问题讨论得更加清楚。
内需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个政策应该考虑政府的作用,一个是投资规模,第二个很大的动力就是地方政府的创新。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在去年的情况下,提出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地方融资平台,第一个是政府直接把钱投下去,到了地方政府,市、县一级没有钱了怎么办——搭建一个融资平台,把银行的钱拿进来,通过融资平台加上政府贷款,这个比例如果放下来,贷款规模里面占的比重是相当高的,剩下的真正的贷款,真正给予民营企业,进入消费信贷的并不是太多,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国进民退。第二,融资平台带来了很多的重复建设,将来的金融风险、财政风险也在这儿,未来两三年可能制约进一步政策力度。在未来短期之内动力转换、政策怎样调整呢?刺激消费政策。第二个问题,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怎么消除。第三个问题,怎么刺激民间的投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很清楚,调整结构、扩大消费,如果这些政策力度真正的起来了,未来两三年中国经济会有一个稳定的增长,前提是现在的信贷规模不能急于扩张,不能急于通过融资平台的渠道继续扩张下去,否则经济结构永远存在问题。
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大家预期很高,10%甚至更高,我认为没有必要那么高,也不应该那么高,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把动力真正转换到消费上去。消费仅仅依靠信贷、依靠财政,把钱往民生上转,还远远不够,还有一系列的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如果说未来发展城市化是很好的动力,但现在没有2.5亿农民工真正进入城里以后,现在只是解决有城市户口的人,认为房地产价格不高,我认为这完全是一个误区。我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就是城乡一体化,2.5亿农民不真正的进入城里,解决廉租房,现在的政策都是悖论,说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转入城市,什么条件:有固定的住房、稳定的工作,可他本身买不起住房。这么大的悖论,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到底怎么解决。如果为了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刺激,就是制造泡沫,现在买不起房子,真正买得起房子的人,是城市里有房子的人,这次我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化的问题,后续的政策我们还会研究。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8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