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庆 胡中彬
创业板第二批企业变本加厉。
在债券型基金“打新”推动下,创业板“第二代”企业发行市盈率再次刷新纪录,平均市盈率达83.59倍。
接近证监会人士表示,按照原定计划,年底前创业板的挂牌数量要达到60家。目前创业板第一、第二批加起来已
经达42家,如果按此计划,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十天还将有18家创业板公司过会发行。从疯狂的市盈率和这个目前看似跃进的目标来看,创业板年底前耀眼无比。
监管意图
创业板成立之初,监管层就担心“炒新”影响创业板的健康发展,决定批量扩容进行“对冲”。
不过,28家公司在网下申购阶段已受机构热捧,56.7倍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大大高于同期中小板发行市盈率。
“监管层对此也心里有数,拟定了年底前创业板的扩容目标。”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表示,按照原定计划,年底前创业板的挂牌数量要达到60家,形成一定规模,扩容防爆炒并减少二级市场的联动。
然而,从11月开始,创业板待审核企业和保荐机构均遭“寒潮”,创业板企业的过会率从9月份的高达93.5%下降至11月份的不及60%。14家公司进入创业板发审程序,就只有8家公司过会,过会率还不足6成。
“过会率突然降低,除了一些企业不适合上创业板外,第二批企业的质量确实没有第一批的质量高;另外一个原因,发审会也借此表明了严把关的态度,改变企业和保荐机构之前高过会率的印象。”平安证券一投行人士表示,长期来看,创业板的过会率可能和中小板趋同,在70%左右。
根据目前创业板的过会企业数量看,即便第二批14家企业同时年底前挂牌上市,创业板的总量也只达到42家,离监管层年底前扩容至60家的目标尚存一定距离。
尽管监管层完成预定扩容目标尚有难度,但或许能让其松一口气的是,第二批创业板最高超过百倍的发行市盈率,已经让市场大呼吃不消,加商近期招商证券的破发,市场已普遍预期创业板二级市场的炒作空间会再次压缩。
债基打新推高市盈率
市场普遍预计创业板第二批8家企业的发行市盈率会高于首批,但高出的幅度仍超过普遍预期。
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7倍,鼎汉技术拿下首批发行市盈率第一高的位置,达82.22倍。
然而第二批企业的平均市盈率就超过鼎汉技术,达到83.59倍。其中金龙机电以19元的价格发行,对应市盈率126.67倍,创下创业板发行市盈率新高;另一家发行市盈率过百的公司是阳普医疗,发行价是25元,市盈率达到108.7倍。
创业板首批挂牌一个月后,对应的2008年静态市盈率达118倍,动态市盈率约91倍,目前创业板的整体静态市盈率保持在为110倍左右。创业板相对稳定的市场表现,加之扩容未及预期,均推高了机构网下申购的热情。
一位参与8家公司“打新”的基金经理称:“按照2008年的市盈率计算并不科学,去年经济环境特殊,公司业绩受影响,现在已经到年底了,以明年的业绩来计算市盈率会更科学。”
与首批申购情况不同,债券型基金在第二批申购中显露峥嵘。
金龙机电的承销商国信证券一投行人士表示,在申购机构中,尤其以一些债券型基金最为凶猛,不仅量大并且报的平均价格也很高。
这种说法从最终配售的数据中得到了印证。金龙机电的配售结果表明,在91家获配售的机构中,仅是债券型基金和券商理财产品就占到了26席。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称,到年底都是基金拼业绩的时候,通过打新能够为做业绩起到很大帮助。“债券型基金的流动性非常好,其中还不免有很多存在银行的钱,闲着也是闲着,打新还能够增加业绩,债券型基金打新的动力更足。”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债券型基金经理则认为,创业板整体的股价偏高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二级市场的疯狂表现更不可理喻,但的确也存在一些优质的公司等。他会区别对待,对看好的公司重金申购。
2009年债券型基金整体表现不佳,赎回压力大。今年债券市场不复去年风光,收益曲线的下滑,也使得债券型基金业绩普遍下降。
Wind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全年业绩较去年大幅下滑了三成,规模也较年初缩水了约6成,打新成为债券型基金求生最本能的动力。
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会计统计标准,债券型基金“打新”中签后,即便先不管三个月锁定期后业绩如何,在年底时,其“打新”中签的资金将能够按照股票的市价计算账面价值,将对年底业绩的产生贡献,近期疯狂的创业板表现让这些债券型基金更是看到了“做账面文章”的好处。
不过,一些基金的风险控制部也开始警示旗下基金的行为。“招商证券近日破发,说明一二级市场之间的获利空间正不断受到挤压,我们也在不断警示这一风险,特别是创业板,除了债券型基金外我们很少参与。”招商基金一位负责人表示。
在助推机构申购热情的过程中,承销商也功不可没。
在第二批8家公司中,金龙机电和阳普医疗这两家企业的发行市盈率最高,这两家公司同时由国信证券负责保荐,而且国信证券的债券型基金子公司国信弘盛也在两家公司上市前进行注资。按照发行价计算,国信弘盛在两家公司上已收获了3.47倍和8.2倍的账面收益率。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卖方市场中,投行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他们会针对平常关系好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一对一拜访和定价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