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周小川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不能单一化,仍保持为四大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也不能简化,仍需要保留利差调控、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要考虑能源、水资源、公共交通等公共事业的价格体制改革。”12月22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支持这些价格体制改革,同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对此留有空间。
周小川是在“2009中国金融论坛”演讲时作出上述表述的。目前,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多项价格体制改革正在酝酿。
他认为,虽然价格体制改革有可能与央行保持低通胀的目标冲突,但改革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可以给未来的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打下基础。
据此,周小川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不能单一化。他还在点评目前流行的货币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中国在考虑自己的货币政策时跟别人有哪些差别”。
流行的货币理论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都要简化为一个。周小川则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不能简化,仍保持为四大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也不能简化,仍需要保留利差调控、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四大目标不能简化
目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分别为低通胀、经济增长、较多的新增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支持货币政策目标单一化的理论认为,四大货币政策目标都是重叠的。比如强调通胀目标论的理论认为,只要把通胀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就能动员国内的储蓄积极去投资,这样必然获得高GDP增长。既然GDP增长了,就业率自然也就会高。
“多个目标是相关联的,但不是都重复。”周小川指出。事实上,经济危机的复苏过程中就出现过无就业复苏,即经济增长并不伴随着就业增加。
而在多个政策目标之间,还可能有一些目标是相互冲突的,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必须在多个目标之间进行取舍。周小川表示,多目标不是都能达到,需要权衡,且很难将多目标简化为单一政策目标。他认为,货币政策还必须考虑支持资源配置优化,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
周小川表示,中国过去价格体系是不合理的,改革需要承担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改革使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从而给未来的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打下基础。所以必须在当前的目标优化和未来的目标优化之间做权衡,动态地考虑问题。
对于国际收支平衡,其他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的国家并不将这一目标列入货币政策目标。但周小川指出,国际收支平衡对中国是很重要的因素,国际收支平衡对货币增长量、通货膨胀的影响非常明显,央行不可能不去关注国际收支平衡。
政策工具保持多样
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货币理论也强调简单化。美联储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的主要工具只有一个,即联邦基金利率。
更激进的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只要做好中央银行与公众的沟通,做好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沟通和引导,就可以实现低通胀。
周小川认为,只强调央行和公众的沟通是不够的。尤其在资本市场上容易出现一些不理性行为,如羊群效应、跟风效应、侥幸心理等。即使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也不一定会追求定价的合理性。投资者的理性是为了赚钱,他并不关心这个定价是否在宏观上合理,是否会产生泡沫等问题。
他指出,对中国来讲,只强调沟通和引导就更不够了。因为中国的市场还不够成熟,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都很新,很多投资者还远没有经历大起大落的经验,还没有总结出正确的知识和经验。“除了强调要简洁、沟通以外,还需要有更多一点的工具来执行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是人行近两年使用得比较多的政策工具,但国际上认为存款准备金作为一个货币政策工具应该废弃。周小川表示,“中国还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占款和对冲的问题,所以存款准备金是需要强调的”。事实上,存款准备金正是央行用以对冲外汇占款的主要政策工具。
此外,周小川表示,央行还会对利差进行调控。“这既跟转轨期间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有关系,也跟我们的风险判断有关系,改革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