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化发行机制下,新股发行市盈率的不断走高理应导致上市后溢价空间被压缩。然而在近期上市的新股中,大盘股和中小板新股走势却出现两极分化。大盘股首日涨幅如期走低,但中小板股却似乎并未受到高发行市盈率的压力,首日涨幅不为所动。分析人士指出,股本偏小加之
活跃资金“逢新必炒”是中小板新股上市溢价偏离合理区间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发行市盈率的持续走高已令中小板炒新风险大幅上升。
昨日,两只中小板新股
洪涛股份、
永太科技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尽管近日大盘持续走弱,但上述新股开盘依旧出现较大涨幅,洪涛股份高开35.6%,永太科技涨幅更达49%,成为市场上耀眼明星。尽管随后受大盘破位下挫70多点影响,新股涨幅也出现缩窄,但收盘涨幅仍然保持在高位。其中,洪涛股份收盘较发行价上涨25.9%,永太科技收盘较发行价上涨37.5%。
“考虑到这两只新股发行市盈率达到65倍的水平,首日这样的涨幅确实过高。”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中小板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已由30倍左右的水平上升到近期60多倍,其中,上周上市的普利特更以86.54倍发行市盈率刷新历史纪录。
“理论上,定价时的高估值将压缩新股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上的溢价空间,但这种现象在中小板新股中几乎没有表现。从12月以来上市的中小板新股看,首日平均涨幅仍然高达77%,就算最近大盘大幅调整,中小板新股首日涨幅受到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认为,市场上部分资金有“逢新必炒”的习惯,中小板股票股本偏小,适合这部分资金操作,因此不管以多高的市盈率发行,上市后依然对炒新资金存在巨大吸引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涨幅之下,中小板炒新风险已经暗暗增加了。”他表示,观察近期上市的大盘股走势,就可以发现高估值上市后,股价回归合理区间的动力很大。
今年沪市总共上市了7只大盘股,总体上看,首日涨幅呈现震荡下降的趋势。第一只大盘股
四川成渝首日曾遭遇爆炒,涨幅超过200%,但在市场随后经历了几只大盘股的“破发之危”后,市场化机制自动产生了调节作用,令首日涨幅趋向理性,最近上市的
招商证券和
中国重工首日涨幅已缩窄至8.4%和12.5%。
“大盘股的盘子大,游资炒家难以对其走势产生影响,因此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他提醒投资者,“对于中小板新股来说,高估值发行后首日又出现大涨,之后几天的回调几率相当大,火中取栗并不可取。”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