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股市的复苏,从2009年三季度起,中投公司在香港市场连连出手“打新”,先后参与了金隅股份、龙湖地产、恒盛地产及盈德气体等新股的发行。12月23日,
中国太保登陆H股,中投再次出现在基础投资者名单中,其斥资5000万美元(约合3.4亿元人民币)参与中国太保的国际配售。
中投如此热衷H股打新,对应的当然是丰厚的账面收益。《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后发现,仅在11月,中投耗资15亿美元出手的3只H股就已经为它赢得了约10亿美元的账面浮盈。
1个月浮盈约10亿美元
认购中国太保H股并非中投第一次涉足香港资本市场。早在2007年11月,中投便斥资1亿美元认购
中国中铁H股。进入2009年,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复苏,中投出手港股“打新”的频率骤然加快。单是2009年11月,中投便3次打新:
11月24日,中投斥资4亿美元认购龙源电力H股,当时发行价区间为每股6.26港元-8.16港元。按照12月23日收盘价9.99港元/股计算,这笔投资在一个月里浮盈就有约7.5亿美元。
11月17日,中投认购
保利协鑫能源发行的31.08亿股H股,认购价为1.79港元/股,总耗资约为7.1亿美元,按12月23日收盘价2.14港元/股计算,这笔投资在账面上同样浮盈约1.5亿美元。
11月19日,龙湖地产H股正式挂牌。在其招股期间,中投宣称“取消价格限制,愿意在任何价格下买入”。由于认购踊跃,龙湖地产确定7.07港元的发行价,截至12月24日,龙湖地产的股价为8.65港元。
仅此半个月里的3笔“打新”,中投的账面浮盈便约10亿美元。
在9月和10月份,中投同样活跃于H股市场。9月17日投资4.09亿港元(约5300万美元)以6.81港元/股认购保利香港增发股份6000万股,9月24日认购恒盛地产,10月8日认购盈得气体,中投越来越乐于在H股上一展身手。
这一系列的投资决策,正向外界显示,包括房地产、能源在内的实业领域,正在成为中投未来的投资重点。
“雨点式”投资
在投资黑石及大摩大幅缩水、首份年报显示其境内赚钱境外亏后,中投的投资策略发生重大转变。“房地产+大宗商品”是中投目前经济周期下的投资组合。楼继伟说,中投配置策略没有变,变的是投资节奏。
眼前,密集式的投资可见一斑。从9月至12月的时间里,中投已经在香港资本市场购买多家内地地产企业股份,而这只是其全球房地产投资布局的一部分。早前中投更是下注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以及认购英国歌鸟房地产新增发的股票。
有分析人士认为,内地房地产是公认的最受益人民币升值的板块之一,因此虽然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内,中资地产股饱受香港投资者的冷眼,但却是中投眼中的香饽饽。
在变化投资节奏的同时,中投缘何如此看好港股市场?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个专家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是香港巨大的融资功能不容小视。截至2009年11月,香港IPO集资总额高达239亿美元。其二,或许中投看好A股市场,但投资H股股份是在境外用外币投资,这并不违背中投公司“对外投资”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