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成立,将有助于双方降低对出口发达国家的依赖。东盟除了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外,还分别同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今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宣告成立。
这个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的规模令人惊叹:覆盖1400万平方公里面积,19亿消费人口,6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以及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
令人期待的是,我国与东盟之间将基本实现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双方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统计,去年1―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1870.5亿美元,贸易额虽然同比下降13.2%,但降幅明显小于同期与欧、美、日三大贸易伙伴的降幅。同期,广东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为559.6亿美元,比前年同期下降2.7%,降幅分别低于同期广东与香港、美国和欧盟进出口总值降幅15.8个、10.4个和14.3个百分点,比同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整体降幅低11.6个百分点,占同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0.3%。
日前,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普斯巴那丹在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东盟总部,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东盟和中国贸易额占亚洲贸易总额一半
南方日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马上就要建成了,外界都很关注,东盟秘书处近期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普斯巴那丹:东盟自贸区是东盟十国与中国共同建立的,我们所寻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贸易协定的生效落实。在这个贸易协定的执行落实中,我们有三件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件是确保参与协作的每个成员都要履行承诺的义务;二是相互评审,我们将开会商讨,听取同伴的评审意见,这也是我们相互检查的过程;第三就是我们同样会对FTA(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审查,包括合作与落实情况。
南方日报: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您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对中国和东盟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普斯巴那丹:当中国提出有意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时,我们都很感兴趣,东盟其他国家也是。因为首先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第二东盟国家都遭受了1998年的经济危机,东盟很重视这个与中国合作的发展机遇。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东盟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建立这个自贸区,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国家,都将从中获益。
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区域内的经济总量会达到6万亿美元,人口有19亿。如果你看一下数据就会知道,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13%。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占亚洲贸易总额的一半。
你如果再查一下调查报告,东盟国家和中国吸引外资额占世界总额的10%,总值为1680亿美元,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亚洲对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也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重要影响。
南方日报: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普斯巴那丹:事实上,目前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已很频繁。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多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我们希望看到更加平衡的进出口贸易。这也是我们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良好愿望。
总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产生良好的促进效果。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协议和约定,这对全球供应都是很有影响的。
东盟必须与关键伙伴合作
南方日报: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都在调整,东盟作为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对于世界新格局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
普斯巴那丹:整个亚洲,对于世界经济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此基础上,东盟对亚洲经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东盟通过和周边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如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进行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G20也是很重要的角色,亚洲国家在G20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东盟同样也可以和G20建立密切的联系。
南方日报: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日本也对东盟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不是说明东盟在世界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普斯巴那丹:东盟不能仅靠自己运作,它必须与关键伙伴(keyplayers)合作,一同为世界经济发展作贡献。我想,通过增加与世界其他经济体商讨的机会,东盟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重要。
东盟提供多样化机会和广东合作
南方日报:广东省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您认为广东企业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能捕捉什么机遇?
普斯巴那丹:广东不仅有地理优势,还有产业优势,广东和东盟在经济上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东盟和广东省的贸易额占东盟与中国贸易总额的30%。广东在海外还有很多华侨的人才优势,且与东盟之间的交通运输非常便利,所以广东将从东盟自贸区的合作协定中受益,广东将是一个关键的省份。
事实上,很多跨国公司的亚太区总部和中国的大企业都在广东落户,我们也希望广东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此外,也可以通过展会,比如广交会,来吸引东盟国家的投资,希望两地多一些商业的交流合作。
南方日报:您提到希望广东进一步扩大在东盟的投资,现在广东方面正在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东盟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发达的新加坡,也有越南和印尼这种制造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那么在产业转移方面,东盟与广东应怎样加强合作?
普斯巴那丹:是的,东盟国家有各种不同层级的产业,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引向像越南这样的国家,然后也可以从发展迅速的国家引入高端产业。我们有很多机会和中国开展合作,东盟提供了多样化的机会和广东进行投资合作。
南方日报: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出访东盟,尤其是前年9月份,汪洋书记在东盟掀起了“广东旋风”,去年11月和10月,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又分别率团出访了泰国和越南,您认为广东还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普斯巴那丹:是的,我对汪洋书记的那次来访印象非常深刻。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广东的高层领导人都和东盟有很紧密的联系。从政府方面来讲,我们要搭建一个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
首先在企业界要加强宣传,让人们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果他们明白这将使他们从中获益,他们就会加大投资。我们也计划在北京建立东盟―中国中心来促进贸易投资和旅游方面的投资。广东省也可以通过这个中心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另外,在通关便利化、代表团以及学生的交流互访方面,我们要加强双方的了解。
南方日报:我们了解到一个现象,按照自贸协定的规定,企业需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才能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但目前中方和东盟方面企业申领的比例都不到两成。双方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普斯巴那丹: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也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申请率会这么低,目前正在做研究和评估。我的想法是这是因为企业家们还没有真正了解自贸区原产地相关规则。
(实习生肖文舸对此文亦有贡献)
南方日报东盟特派小组记者吴哲见习记者黄颖川摄影曾强
专家解读
中国―东盟自贸区专家许宁宁认为当务之急是双方应加强行业对接与合作
中国企业开发东盟市场切忌自相残杀
作为国内著名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管中方秘书处常务秘书长许宁宁最近特别忙。上月8日,广东省外经贸厅召开了广东―东盟经贸合作论坛,9日,四川省商务厅召开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机遇报告会,17日,山东省商务厅召开了全省中国―东盟自贸区政策宣讲电视会议。这三场会议均邀请了许宁宁作报告。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许宁宁特别强调,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行业应尽快对接,共同商讨开放市场后行业的合作和分工,打造区域内新的产业链,形成更多的贸易创造,以促进双方贸易和投资的互利合作,提高本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强双方行业对接与合作已成为自贸区建设的当务之急。”许宁宁说。
自贸区建设进程受区域内外多重因素影响
许宁宁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较世界上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自贸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二是中国与外国、东盟与外部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三是一个区域经济体与一个国家合作组成的自贸区;四是从提议组建到已相互开放市场历时较短的自贸区。
“特别是第四个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愿望迫切,双方经贸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和潜力大。”许宁宁说。
但许宁宁指出,当双方相互开放市场后,双方关切度增大,相互间的政策影响增大,相互间的产业合作和竞争增大,政治、经济、社会等相互影响增大。在即将步入中国与东盟合作新阶段之际,我们应在尽快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了解相互开放市场的时间表等的同时,看到区域内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其建设进程受着区域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一自贸区的合作空间大、领域广、前景好,但其建设又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许宁宁提到,现在有的东盟国家工商界和议会甚至政府工业主管部门就提出延缓几年免关税的要求,担心零关税后中国产品的大量涌入而带来其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对此,根据“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和自贸区以达到互惠共赢的建设目的,我国各有关方应积极与东盟工商界、政府部门交流和沟通,共同商议应对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措施,共同执行好已签署的自贸区协议。
绝不能让假冒伪劣产品销往东盟国家
记者日前在走访东盟时,不少国家政府和民间经贸组织普遍认为,广东与东盟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交往历史悠久,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后,将为广东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广阔舞台。
许宁宁对此表示认同,他进一步指出,广东应把握趋势,找准切入点,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力争在相互开放市场中获得新发展。
许宁宁说,中国―东盟自贸区比WTO开放的范围更大、速度更快,企业加入自贸区不需要任何条件;其为广东企业扩充出了近6亿消费者的东盟市场。“广东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找准切入点,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这有利于广东企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获得新发展。”
许宁宁也指出,广东企业在开发东盟市场时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经营思想上应有长远打算。避免短期行为。“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特点有所不同,企业应在进入市场前做好调研,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开发市场,切忌一哄而入、恶性竞争,更不能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销往东盟国家。”
许宁宁表示,过去是我国许多企业不了解自贸区,当下我国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加之明年媒体将加大对自贸区的宣传,在行业对接又未先行的情况下,他十分担心我国有些产品蜂拥而至东盟市场,竞相压价、自相残杀,最后不仅会惨败而归,也会扰乱一个新市场。
许宁宁指出,面对中国与东盟十国开放市场,我国企业应尽快制定开发这个统一大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根据东盟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投资政策、产业导向、市场特点来开发市场。
南方观察
自贸区时代的
世界贸易新版图
今天宣告成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但这仅仅是开始。
东盟除了与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外,还分别同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而新加坡,作为东盟十国中唯一的发达国家,至今已经同24个主要贸易伙伴签署了16个自贸协定,其中也包括与中国单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10月,中国和新加坡签署了自贸协定。
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管中方秘书处常务秘书长许宁宁看来,相对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新自贸区开放的范围更深、更广。“甚至可以理解为,新加坡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开放度仍远远不够,所以才与中国单独签署了协定。”
反观中国,目前我国正与五大洲的31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4个自贸区,签署自贸协定8个,其中已实施的有7个。涵盖2008年中国外贸总额四分之一。去年2月,中巴在武汉签署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8月,中国―东盟双方签署了自贸区投资协议;12月,我国与孟加拉国、印度、韩国、老挝、斯里兰卡6个《亚太贸易协定》成员国完成了服务贸易、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框架协议。同时,我国正积极推进中国―挪威、中国―海合会、中国―哥斯达黎加自贸区谈判,以及中国―智利自贸区投资协定谈判,为尽早达成互利共赢的协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到战略的高度。
亚洲开发银行(AsianDevel-opmentBank)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亚洲地区目前大约有20个跨地区的自由贸易协议,正处于不同的实施阶段。
有评论家称,整个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泛滥已经呈现“一碗面条”的纷乱现象。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当平民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在西方盛行时,竞争性自由化浪潮正在席卷亚洲。”
而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事件背后,往往蕴藏着无限微妙。
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登台后,一直在积极推销他的扩大版“东亚共同体”:与由东盟加中日韩(10+3)组成的东亚共同体不同,鸠山的构想是基于“东亚合作不是以地理框架为基础、而是以价值和利益共享为基础”的理念,要建立包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内的16国东亚共同体。
且不论日本版“东亚共同体”能否被其他成员国接受,在去年10月召开的第12次东盟加中日韩峰会上,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一沉寂多时的倡议又再度被提上议事日程。
当我们把相关的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会看到一幅更加有趣的图景:
去年12月21日,中断5年之久的韩日自由贸易谈判开始重启,并就消除非关税壁垒、产业合作进行着重探讨。而此前不久,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金宗埙表示,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有望在明年年中获得批准。
欧盟同样显得迫切。抢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前,欧盟于去年7月签署韩欧自贸协定,约定协定生效后3年内撤销90%以上的工业品关税。与此同时,欧盟与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在紧急洽谈之中。
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一方面是不断加紧推进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在这看似相悖的一系列举措中,多元化的经济主体正在地球上进行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利益博弈。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东南亚地区将上演“三国演义”或“四国”、“五国”演义,而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等,都将参与这一出精彩纷呈的经济合作大戏。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正在改变世界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