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面对创业板这座金矿,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通过投资拟上市公司借鸡生蛋。出钱、投资决策两手抓的股权投资人面临风险。
企业家的圈子开始流传着一句话:“如果自己企业上不了创业板,就投资一家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借鸡生蛋吧。”
随着2009年末创业板第二批8
家公司深交所的上市,创业板挂牌公司的交易市盈率平均高达80多倍,这无疑是一座金矿。
从担当天使投资人、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人、到发起设立股权投资机构,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主开始以不同身份“试水”股权投资领域,他们多数人不只是充当出资人角色,更要求自己能够掌握股权投资决策大权。
只是,这“双面胶”的角色,却隐患暗藏。
股权投资泡沫汹涌 李凯(化名)是一家国内由5位企业家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公司执行董事,管理着一只4亿-5亿元人民币基金,基金有限投资人来自北京、浙江的5位房地产老板、煤老板或外贸企业高管,每人承诺的出资额约1亿元。
“与其说是基金管理人,还不如说是项目引荐人更恰当,投资决策与金额全是企业家自己说了算,我们只是做成一笔股权投资就领取一笔佣金。”据李凯了解到,当前国内成立近百家由民营企业主发起设立的,形形色色的股权投资机构,分布在安徽、四川、浙江、山西等民间资本发达的省市,每家平均规模都在2亿-3亿元。
以温州地区为例,此前神力集团、正泰集团、佑利集团、环宇集团等民间企业都以合伙制或公司制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公司。仅在温州本地参与股权投资的机构就包括环亚、通泰、恒生资产、首华创投、温商创投、国瑞创投等,在其他省市,温州企业主投身股权投资的热情同样高涨,如正泰集团在上海创立云杉创投等。
不过,企业主真正只充当出资人角色的(不干涉投资决策)并不多,很多企业主名义身分只是出资人,但要求在投资决策会拥有“一票否决权”,具体参与到股权投资决策环节。
据李凯估算,企业主“自立门户”,参与股权投资的资金量约有200亿元,不比正规募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募资额度低。据国内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新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共募资金额约35.31亿美元(约合240.8亿元人民币)。
见风就涨的创业板股权投资回报率,无疑是企业主投身股权投资“热情”迅速高涨的强心剂。据清科集团数据表明,按第二批创业板8家上市公司发行价计算,国内股权投资机构平均获得6.771倍投资回报,较首批28家公司平均5.76倍股权投资回报更高。其中民间股权投资机构东金创投“潜伏”
钢研高纳近6年,获得13.78倍投资回报,更“高明”的是广州科创,投资
阳普医疗短短两年,则获得67.31倍投资回报。
最近数位民营企业主抬高报价争相抢购某企业股权的频率正在上升。
据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主抬价抢购股权投资项目的杀手锏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不断抬高股权投资价格,有些上市前股权投资价格的市盈率能达到20-30倍;二是付款方式更慷慨,有时干脆一次性将股权投资额打到被投资公司账户,有时分成半年二三期付款;三是基本不做企业状况尽职调查,也没和企业家签订任何对赌协议与可转债赎回约定。
致富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胡诚指出:“20-30倍市盈率股权投资价格已非理性地偏高,通常国内专业股权投资机构能容忍的市盈率上限一般在10-20倍。”
基石创投合伙人邹林林此前曾接触到一家医药研发公司,不料一位房地产企业家中途“杀入”,不做尽职调查,开高价买走这家企业的出让股权。
李凯透露:“民营企业主高价抢项目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被投资企业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签定投资意向书后,他们只要开出比原先高10%-20%价格,就能买到企业股权。此前专业股权投资公司的尽职调查无疑给他们做了嫁衣。这些做法其实都在吹大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泡沫。”
信任缺失隐患难规避 尽管当前创业板市盈率居高不下,但股权投资不等同于“天下掉馅饼”。
出钱与投资决策两手都要抓的民间企业家,需要直面的是基金管理人问责制度缺乏的风险。
李凯“身后”的5位企业主对投资项目的要求是单笔额度在5000万元,占股20%-30%;企业年收入几个亿,利润1000万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为主,投资企业最好能在12个月内上市。
这些投资项目未来能否实现他们的目标,是一个未知数。但负责推荐项目收取高额佣金提成的“李凯”们,却在不停的人为“创造”企业尽快上市“景象”,既让企业家感觉高价股权投资“花得值”,又延续自身的收入模式。
随着沟通的深入,李凯和记者聊起投资顾问与企业主在股权投资项目筹备上市期间相互“躲猫猫”的游戏规则。有些“投资顾问”寻找律师与会计师做企业上市法规辅导、调整企业财务数据人为抬高销售额度与利润,积极引进股票公开发行的保荐人与承销券商。但李凯私下承认,“投资项目能不能上市、何时上市,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所做的功课都是刻意为了让企业主看到自己股权投资开始进入收获期,尤其是那些以20-30倍市盈率股权投资的企业主,他们股权投资的参与价越高,越迫切需要看到成果。”
所以,一些精明的企业主投身股权投资时,对自己委托的投资顾问也有相应风险防范措施。例如他们决定以20-30倍市盈率投资一家由他们引荐的拟创业板上市公司时,要求投资顾问或项目引荐人拿出占投资额度约5%-10%的自有资金跟投,作为“投资安全垫”。
“很多国内企业主对创业板PRE-IPO股权投资的收益风险预估很简单,筹资2个亿,投5家项目,只要1家上市就以为能够保本,2家上市就开始拿利润了。”一家国内股权投资机构合伙人表示,“他们更像做一场赌博游戏,靠企业上市概率测算利润幅度。”
与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主参与股权投资对应的,则是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供应量的迅速攀升。北京
中关村园区已有超过百家企业做好向创业板报送IPO申请的准备;上海
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符合创业板条件的有几百家,以后每年还将有近50家企业符合创业板标准”。管委会副主任刘小龙曾表示。
致富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胡诚在前往广东与四川考察投资项目时,曾听闻成都市与惠州市分别有约500家与75家企业已开始寻找律所与会计所进行创业板上市辅导……
“我们缺的不是项目,而是可操作短期IPO的股权投资项目。”李凯无意间的这句话,说出的却是其身后5位企业家出资人对参与股权投资的心声。
嘉石投资副总经理刘碧晨表示:“股权投资必须得考虑股权抛售套现时期的股价预测,过高市盈率的股权投资价格,即使2-3年后股权能够套现,投资收益未必能达到预期。高市盈率股权投资价格只能是给自己创造投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