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恐,大到不能倒?
来源: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1月06日15:26
“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fail)定律,至少可以追溯到1914年。近百年前,美国最高法院法官LouisBrandeis曾抨击所谓的“大公司魔咒”,并警告说规模过大的银行、铁路与钢铁公司,其势力极有可能凌驾于这个国家的政经生活。也是从1914这一年开始,财政部开始金援纽约市。在1980年代,政府对大陆伊利诺银行伸出援手,而康乃狄克州议员StewartB.McKinney则声称政府创造了新一级的、也就是“大到不能倒”的银行。
当金融危机来袭、美国政府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时,美国人普遍讨论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业以及有政治支持的汽车工业俘获了政府监管,华尔街的大银行们、曾经作为汽车业翘楚的通用公司,因为太“大”了,而使政府不能让它们“倒”,所以对它们的救赎在争议声中却也如火如荼。然而,这个魔咒已经不仅仅适用于这些大公司了,美国政府本身在“反恐战争”中也应了“大到不能倒”定律。并且,这给奥巴马的前途带来了无数个未知之数。
尼日利亚的“内裤爆炸者”再次触动了美国敏感的神经。奥巴马对此已经没有太多新鲜而华丽的言辞了,只是将这起惊险和疏忽推给美国安全部门,称这起炸机惊险是情报信息整合失误。奥巴马说政府将采取一切行动确保民众安全。这符合其以往的忽悠战术。
奥巴马在“反恐”方面确实没有太多不同和卓见。他只是表现出了一个典型的折衷主义者的面貌。一方面,他是来自软弱的杰斐逊思想派系的民主党人(有观点认为,汉密尔顿、威尔逊、杰斐逊、杰克逊四位总统的思想浓缩了几个主要的美国政治主张,汉密尔顿相信强政府和强军队可以追求一个现实主义的全球政策,并增进美国利益。威尔逊视推广民主和人权为美国基本战略。杰斐逊想要将美国承担的责任最小化。杰克逊传统是怀疑论者,怀疑汉密尔顿的雄心、威尔逊的善行以及杰斐逊的软弱),防卫与反恐、大行外部干涉并不是奥巴马的特长,也不是其最想做的事情。换言之,就是不擅长,也没太大兴趣。
奥巴马或许真的想致力于国内的改革。像卡特在1970年代一样,奥巴马外交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减少美国在海外的成本和风险,降低美国的义务。他在竞选时所说的那个煽动人心的“change”可能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结束烦人的伊拉克战争,二是国内需有些新面貌。
就像有学者所说的,奥巴马的医改事业是民主党人的“千秋大业”。医改固然是因为医疗制度具有不可持续性以及不平等性,然而奥巴马医改背后的政治目的更为重要:将美国广大中产阶级捆绑在“大政府”体系上,奠定民主党未来几十年中的“永久多数”。奥巴马医改是小布什第二任上的施政重点——联邦政府社会保险金私营化改革的对立版。小布什提出的“业主社会”(ownershipsociety)旨在逐步剥夺民主党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新政”以来利用“大政府”号召选民的根本,从而树立共和党的“永久多数”。但“业主社会”宏图在反恐泥沼和经济危机的夹击下化为泡影。
而另一方面,奥巴马虽然想要在国内干些实事,但自从911以降的反恐战争无法停下脚步,并且,其中的美国角色正如金融危机中的大银行们一样,它们不能停顿,而不能坍塌。这场反恐角力,无论如何得继续下去,不论结果怎样,过程都得继续。否则,美国不仅颜面无存,而且美国以往的政治传统也不允许美国停下来,即使最软弱的杰斐逊思想派系也没有说完全不理外部事务。所以,奥巴马在有些事情上唯有折衷。《外交政策》杂志最新一期有篇文章中认为,不是冷血的现实主义者,也不是心肠软的理想主义者,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存在着分裂。很多美国总统都是这样。奥巴马总统外交政策“分裂症”的一个例子就是阿富汗战争,经过了94天的内部讨论,他决定派兵,并称将在2011年7月撤军。这是一个折衷方案,这显示了他在努力调和他的观点和现实问题。
但是,经济危机与折衷色彩的外交政策,令民主党人明年的中期选举蒙上阴影。现在还看不到他是否可以连任总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既然反恐不能停顿,那么奥巴马势必两头拉扯,国内医改计划虽已通过,但是还面临筹钱难,赤字雪上加霜等困难,并且为了通过医改计划,奥巴马也在内容上做了很多让步,以至于有人称该计划是为了通过而通过。外部的环境依然险恶,阿富汗战争、反恐,如同这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奥巴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国内改革),还得腾出一部分精力与资源去干自己不擅长也不太想做的事情(反恐)。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