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聚焦“三农” 粉丝带动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2010年01月07日11:16

  近日,四川绵阳市民营企业四川光友薯业公司董事长邹光友入选由农业部评选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这份殊荣的获得,并不是一次偶然,它与邹光友坚持长年累月心系农民、关注农业、服务农村是分不开的。光友薯业17年的发展历程,与60万农民的致富之路

紧紧相连。

  弃官从商 振兴薯业

  1982年,邹光友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安县工作,致力于茶业研究,成功研制出茶饮料,在当地引起了一阵轰动。1986年,邹光友被调到三台县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开始从事食品研究。经过苦心钻研,1990年,邹光友发明了脱色技术,从此彻底改变了传统粉丝黑色的外观,让粉丝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他的一切努力,同事看在眼里,群众记在心里,仕途之路一帆风顺。然后,正当领导有意提携之时,1992年,为官八年的邹光友毅然辞官,立志要改写红薯的命运,走出一条振兴薯业之路。从小吃红薯长大的邹光友,对于红薯有着说不清的情结。因为曾深受贫穷之苦,深知农民疾苦,红薯代表贫穷,这是500年以来刻在人们脑海中的传统印象,这一次,邹光友决定让红薯彻底改头换面,带领农民走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怀揣500元钱和大学四年的农技知识,邹光友来到绵阳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亲友反对,资金缺乏,创业之初,邹光友饱尝艰辛,睡门板,借资金,当街叫卖,他都咬牙一一克服了。终于,1992年10月18日,中国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友特产技术开发公司终于成立了,光友薯业开始了灿烂的发展之路。邹光友长期致力于红薯开发研究,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先后掀起四次粉丝革命,1992年发明精白粉丝、1997年发明方便粉丝、2000年首创无明矾粉丝、2005年发明全薯营养粉丝,被誉为“方便粉丝之父”。

  科技报国 连结农村和市场的纽带

  出生农村的邹光友知道,自己富裕并不是真正的富裕,邹光友独创“双哑铃”发展模式,即:科研——培训——生产;农户——公司——市场,一方面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生产,一方面让农户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薯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形成了薯类开发产业链,令红薯亩产由1000公斤增加到2500公斤,为红薯产区新增收入3亿多元,带领60万薯农走向致富之路。

  “双哑铃”模式是光友薯业经过10年创业历程总结出来的新模式,一方面,光友薯业常年举行为期五天的培训,将公司研究的科技成果传授给农民,让他们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高红薯产量,农民成为科研成果的直接受益者,用企业拉动整个薯业生产最前线。另一方面,光友薯业架起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用一个700余人的公司连接60万薯农和市场,薯区成为生产一线。光友薯业为农户提供加工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让农民生产红薯挣钱,生产的新鲜红薯还可以加工成淀粉,公司再以保护价回收,规避了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风险。年终时,公司还将根据经营情况进行二次返利,让农民真正地得到实惠。公司负责与市场打交道,培训营销队伍,将产品转化为经济利润。在企业与农户之间,除了经济利益以外,两者还结成了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许多曾经贫困不堪的农民,通过生产红薯、加工淀粉富裕起来。

  就这样,通过光友薯业的“双哑铃”模式,原本生产红薯只为了温饱的薯农,开始利用自己的生产出来的红薯致富,邹光友也实现了他当初辞官下海的豪言,实现了红薯的产业化经营,让薯区农民走出了贫穷的命运。

  立足农村 薯业走向产业化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光友薯业始终立足于农村,服务农村,帮助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淀粉粉丝脱色技术、精白红薯粉丝加工技术,到淀粉粉丝保险技术和加工成套机械设备等等,邹光友一改传统粉丝低廉的形象,让鲜红薯增值34倍,跻身方便食品先列。红薯实现产业化,广大薯农便受益了。光友薯业专门成立薯类开发技术培训中心,5年来,已向国内20多个省区推广薯类开发新技术和新设备,建立薯类加工示范点400余个。这些示范点,联系着全国60多万家薯农。光友薯业的发展,与广大薯农的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薯区农民纷纷引进光友薯业的技术和设备开发薯类产品,使薯区新增产值一亿多元,创税利3000多万元,给广大薯农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国家科委将光友薯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扶贫开发项目在全国推广。

  我国是农业大国,薯类作物面积1.5亿亩,居世界首位,可薯类农产品不能作为人畜的主食,又难以保存,历来都是人吃、禽畜吃,烂掉各占1/3、偶有农户加工粉条,也是技术落后,产品粗、黑、沙、杂、涩,难以行成规模,更谈不上占领市场。光友薯业拉动了农业产业化,将科技融入薯产品生产,与农民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让农户成为整个生产链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与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邹光友长期致力于红薯开发研究,使60万薯农实现脱贫致富,帮助薯区农民创收15亿元,创利税4亿元,提供各种就业机会500多万人次。“5•12”特大地震后,邹光友在自身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先后5次深入重灾区,主动捐赠款物折资365万元,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充分体现了企业和农民之间荣辱与共的紧密关系。

  在光友薯业的指导下,薯区红薯亩产量由原来的1000公斤左右提高到2500公斤以上,梓潼县南沟基地红薯亩产达10031.68斤,每亩收入由200元提高到500元以上。光友薯业通过红薯产业化的实施,为绵阳市解决了1200余人就业问题,其中安置城镇下岗职工211人,接纳退伍军人30人,残疾人8人,失地农民150人。一谈到邹光友,薯区农民无一不激动地竖起大拇指。

  服务“三农” 领军农业

  近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之际,四川光友薯业董事长兼总裁邹光友连续喜获“三农”模范和“四川民营工业突出贡献人才”殊荣。9月21日,农业部对农业系统100名“三农”模范人物进行了表彰,邹光友喜获殊荣。邹光友作为实施“薯类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的领头人,下一步将携同国内外专家全面实施该项目,立志将红薯打造成中国的第四大粮仓,实现“百年薯业、百年光友”的使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几年,“三农”事业一直备受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光友薯业始终立足农村,服务农民,献身农业,以振兴“三农”经济为己任,不断以新技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激励我们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支撑。邹光友尊重科学、开拓创新,在农村改革发展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农村经济要长足发展,离不开像邹光友这样开拓创新的科研人才,更离不开献身“三农”的奉献精神。

  光友薯业是农业部、科技部等8部委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以“一块红薯”形成一个产业,以“一根粉丝”带动整个薯业的发展,在十几年的薯类资源开发、利用中,先后发明了以红薯为原料的精白粉丝、方便粉丝和无明矾粉丝等专利产品,光友薯业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不断开拓进取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不变规律,光友薯业接下来的目标是国际市场,目前已在美国、日本、韩国、秘鲁等38个国家注册了涉外商标,光友薯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将以中国为核心基地,向全球辐射,建立“光友国际薯业联合体”,打造“国际薯业链”。我们相信,立足中国,光友薯业一定会带领中国的薯业走向世界。 张爽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