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一片以为大盘蓝筹的春天已经到来的猜想中,原本引领股指的金融权重股却在早盘高开之后迅即调头向下。
风云突变
1月11日,一向以沉稳著称的银行股板块“诡异”高开后,随即向下,成为A股市场“空军”主力。
截至当日收盘,沪深两市A股共成交2756.52亿元
,其中沪市A股成交1770.61亿元,深市A股成交985.90亿元。
A股成交中,资金“流入性”交易为1315.63亿元,“流出性”交易为-1300.42亿元,不确定性成交为151.45亿元,流入流出成交差额达到了15.21亿元。金融股由领涨转而成为引领性空军,其中,银行股的跌势引得投资者瞠目。
1月11日早市开盘,银行股甚是高调。其中,
建设银行(601939.SH)以每股6.63元开盘,离涨停价6.64元仅一步之遥。开盘大约一分钟后,股价滑铁卢般直落6.22元左右趋稳,至收盘价6.14元,涨1.66%;而
南京银行(601009.SH)则以收跌3.85%领跌,收盘价和开盘价间的振幅接近10%。这在当日的银行股中并不鲜见,
交通银行(601328.SH)等也出现了类似情形,从开盘上涨超过8.5%跌至接近平盘报收。
早市开盘的狂飙没有持续几分钟,随即低走——没有想象中的火爆场面出现,市场人士疑为主力洗筹。散户资金也随之大批流出。
以
浦发银行(600000.SH)为例,共成交金额245646.10万元,流入流出差额-15638.46万元,占总成交6.37%。其中小单卖出的资金占比为3.3%。
当日,
华夏银行(600015.SH)是唯一一只机构资金净流入的银行股,流入金额为0.12亿元,其余总共13只银行股机构资金均呈大幅流出趋势。
同花顺数据显示,当日,银行股机构资金流出资金总额达33亿元,甚至高于券商资金的29亿元流出金额。
“金融服务业指数上涨,但资金净流出。”一位券商分析师分析,大资金抛盘明显。
11日银行股“空单”主力,其实并非一日凸显。1月6日以来,交易盘面数据显示,机构资金已经连续四日呈流出趋势,总额为近100亿元。其中,11日流出金额最高,为33.25亿元,此前的6日、7日、8日净流出分别为23.16亿、23.68亿和8.60亿元。
利空徘徊
市场人士分析,1月11日的银行股从高开至狂跌的局面,是两股势力交汇产生。
光大证券超强版数据行情软件统计数据,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的前10名上市公司为
工商银行、
中国石化、
中国银行、招银行商、
中国平安、
中信证券、
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
宝钢股份,其中工行权重为11.78%,中国石化8.34%,中国银行6.75%。沪深300指数前10权重股,占全部样本指数的比重达39.63%。
招商证券有关注册分析师认为,高开主要是炒作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即将推出的传闻得到证实。当不过“靴子落地”后,随即走低,说明近期国家地产和金融政策令机构对市场缺乏信心。另外近期多项的政策出台,令市场对基本面存在“犹疑”。
最为显著的银行房贷政策的调整以及房产地市场的新政令市场“空”云集聚,产生了银行地产股这场风云突变。此种信息在兴业银行(601166.SH)中得以体现。
1月4日,兴业银行以3.4%的跌幅位居银行板块跌幅之首,随后三天大幅下挫放出巨量四连阴。公开资料显示,兴业银行房地产相关业行业贷款已经超过2000亿元,该行是上市银行中房贷业务占比最高的银行,占比长期超过40%。
中国房地产业与银行已经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的荣辱共进退的捆绑局面。
中金公司2009年末曾发布研究报告称,如果国内前十大城市房价下跌10%,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增长19%,不良贷款率将上升14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