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彭博、美联储再度缠斗“金融救助案”细节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1月13日06:50

  美联储在上诉法院再度与彭博资讯公司(下称“彭博”)对簿公堂,以求法庭驳回低级法院此前作出的其必须披露救助贷款详情的裁定。

  美国曼哈顿上诉法院即将裁定美联储是否必须披露接受美国联邦政府救助贷款的金融机构的细节,特别是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以来的情况。这涉及总额高达2万亿美元的救助贷款。去年8月,曼哈顿地区法官劳莱塔普瑞斯曾判定这些信息必须披露。

  最初提出这一诉讼的是彭博。该案件适用于美国《信息自由法》。而彭博这样做,缘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上届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使用方式的批评。奥巴马曾表示,布什政府对这笔资金的使用缺乏可信度和透明度。

  由于美联储拒绝披露接受贷款的机构名称以及用于担保的资产数额,彭博于2008年11月就此提起诉讼。为彭博工作的律师托马斯·高登表示:“彭博已经花了差不多两年来打碎这道保护秘密的砖墙、维护公众了解基本信息的权利。”

  彭博表示,公众有权知道这笔“前所未有、充满争议”的公共资金是如何使用的。金融机构和美联储则警告说,这些资料公之于众,可能会伤害救助贷款的接受者,造成投资者抛售其股票。另外,披露这些信息也可能会损害美联储处理下一场危机的能力。

  密苏里大学全美信息自由联盟执行理事查尔斯·戴维斯表示:“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在何种程度上帮助金融机构维持了生存能力?公众是否有权获得这些信息?”

  美联储拒绝披露上述信息的理由还有:自其成立以来,就无需披露此类信息。不过,高登说:“1967年《信息自由法》生效以来,规则已经改变了。”

  争论的焦点还在于,如果金融机构从美联储贴现窗口借款的信息被披露,那么这些机构可能受到损害。通常情况下,只有在面临流动性问题时,银行才会动用贴现窗口来融资。

  在11日的庭审中,上诉法院的法官询问彭博要求披露的信息的“陈旧性”。高登说,彭博要求获得的是2007年11月~2008年5月之间接受美联储救助的机构的信息。

  而金融业组织美国清算机构联合会的律师小罗伯特·圭弗拉表示:“在这些信息现在是否已算‘陈旧’的问题上,法庭并无先例可循。如果银行知道它们使用贴现窗口的信息将在一段时间后——比如20天后——公布,那么它们就不会使用它了。”

  在曼哈顿地区法官裁定这些信息必须披露后,清算机构联合会加入到美联储一方,一同争取驳回这一裁定。

  美联储的律师伊冯·水泽表示,如果金融机构因此而放弃使用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将损害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这使控制短期利率变得更加困难,”水泽说,而使用贴现窗口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是美联储作为央行实行其“最后贷款人”职能的重要途径。

  高登则否认信息披露会损害金融机构。他说,美联储和清算机构联合会只提供了两个因倒闭传言而遭受挤兑的例子:花旗在亚洲的分支和英国的诺森罗克银行。“有趣的是在美国并没有遭挤兑的。”

  圭弗拉对法官表示,据他所知,还没有哪一家央行公开此类信息。对此,主审法官则说:“全球还没几个国家有信息自由法。”

  支持彭博诉讼的美国非营利性组织“公民责任与道德”的首席律师安妮·威丝曼表示,此次由三位法官组成的审判小组作出裁定可能需要好几个月,而且这一裁定也很难成为终裁。败诉的一方可能会寻求重新审理,甚至最终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