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六成经济学家:今年全球复苏引擎还在中国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0年01月15日10:59

    首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于1月1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次共同来华,与国内50位顶级经济学家共同对话和交流。本次年会还邀请到了国内经济学界元老型的三位著名人物,厉以宁、茅于轼和高尚全,这是经济学“三老”首次在论坛上聚

首。本报记者现场见证了这次财经界的盛会。

  年会开幕前夕,网易发布了《2010年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报告》。中国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不可逆转,且会保持温和的复苏姿态。其中,近八成经济学家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还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此外,经济学家们普遍对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等资产泡沫感到担忧,并认为推进改革、打破垄断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近四成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复苏曲线将呈现为“W”型。对于全球经济刺激计划是否应该今年退出,赞成反对各占近三成。近八成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全球GDP增速在4%以下。六成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还将在中国。近六成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会转向适度从紧。

  热点一 中国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

  乔治·阿克洛夫:虽然现在全球经济正在恢复,但未来很难预测,我们应当在心理上最好“没有到底”的准备,中国的恢复非常好,而且这种恢复仍将持续。

  茅于轼:中国没有金融危机,只有结构调整问题。实际上,造成世界金融危机真正的原因——金融监管并没有完全解决,而中国过去一年在结构调整上做出的努力也不够,我更倾向于有二次探底。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首先应该弄清“底”是什么概念。如果跟2009年相比,2010年中国经济肯定会保持稳定增长,这就不是底;但跟2003-2007年的高增长相比,未来两年中国经济仍然会处于低速缓慢的增长期,这就是底。中国的问题在于,如何将长期结构调整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如何在全球货币流动性加大的情况下,防止资产泡沫。

  秦晖:“双底”到底是指这次危机会有一个高潮?还是会有下一次危机?这两个

  概念是不太一样的。我觉得目前这次危机出现“双底”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美国拼命借债,中国消费不了而拼命买美国债”的情况不改变的话,出现下一个危机也是可能的。

  热点二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是什么?

  乔治·阿克洛夫:出口不再是机遇

  应该不是出口,在过去10年里,出口拉动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是其他国家都没有办到的事情。但由于以前购买中国商品的是外国居民,当他们收入不再提高时,中国的出口不会是神话。

  罗杰·梅尔森(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私人贷款带来内需

  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带来新的增长点,中国不应该依赖于出口拉动的增长,就像美国一样,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让普通人获得更多信贷,从以出口拉动的增长转为从国外进口,拉动内需,而且个人的信贷来源需要多元化,而不仅仅是银行。

  茅于轼:就业问题是一把钥匙

  主要机会还是在就业上,增加就业首先可以缓解收入差距,其次可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因为在出口也受打击严重的情况下,新增的就业人口将不会再转到就业上。第三可以发展民营经济。就业是一把钥匙,它能够缓解我们很多的结构问题,中国要抓就业,是一个最紧迫的问题。

  夏斌:投资和消费是重点

  中国必然是以内需为主,投资仍将占很大的比重,但今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可能比2009要减少,民间投资会加快。从消费角度讲,政府正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社保、医疗、教育、退休工人工资提高等,而出口将不会有大的改善,要特别关注和防止贸易保护主义问题。

  热点三 房地产是否有泡沫

  茅于轼:中国房地产是有泡沫的,其主要根据就是较高的空房率,包括防止盖好没有卖掉的,也包括已经卖掉而没有人住的,这种房就是泡沫。出现这种状况最的原因是中国大量民间资本、民间储蓄不能变成投资,民间储蓄都去买房子了,把买房子变成一种储蓄,而不是自己去住,这就是中国房地产泡沫深层次的原因,其根源是要把政府投资变为民间投资。

  秦晖:我认为不管是股市还是房市,基本都是政策市,政府制造泡沫和消除泡沫的本事都是非常之大的,这个问题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观点

  厉以宁:中国经济最怕“滞胀”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在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最怕的不是通货膨胀,中国经济最怕的是“滞胀”。厉以宁认为,近期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并非是政策的拐点,货币政策仍处于适度宽松的范围之内。

  中国经济最怕的是“滞胀”

  厉以宁认为,这次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只有0.5个百分点,仍在适度宽松的范围之内,并非政策“拐点”的到来。

  他认为,中国经济刹车容易启动难。中国经济最怕的不是通货膨胀,最怕的是“滞胀”。“中国的滞胀和外国的滞胀是不一样的,外国经济增长率到1%甚至0,‘滞’就出现了;中国不是,中国只要增长率降到6%以下就滞胀了,因为降到6%,失业就大量出现了。这就是中国特色。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观察形势,防止通货膨胀到来,但更应该防止的是失业问题解决不好,滞胀发生。”

  他表示,对付通胀,不是只有紧缩一条路,“要看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通货膨

  胀,假定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紧缩当然是有效的。假定是成本推进式的通货膨胀,紧缩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成本推进的问题需要增加供给才能解决,需要降低原材料价格、降低粮食价格才能解决;假定是国际收入型的通胀紧缩更没用了,需要的东西要进口还是要进口,紧缩有用吗?”他表示,对待通胀,紧缩政策不是万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以松紧搭配的,不必一定“双紧”。目前不宜过快改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需采取结构性的货币政策

  厉以宁认为,货币政策在中国来说主要是三个:一个是信贷规模控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利率的调整,公开市场业务在中国还不是太重要,这些政策同样可以松紧搭配,甚至可以采取结构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货币政策的细化。货币政策不应只靠总量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做,东、中、西部分开算,东部提高一点、西部、中部不变,西部甚至还可以再降一点。

  龙永图:金融危机对思维方式影响最大

  ●继续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向这个方向前进,这样才会使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至于太大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大家觉得这次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创新搞过度而闯的大祸,使得一些官员,特别是银行界的官员认为创新要非常慎重,当然要慎重,但中国的银行、中国的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讲不是创新过头的问题,而是创新不足的问题,是太保守的问题,所以不能反面地认为创新会出大祸。

  他认为,中国银行界和金融机构应该从美国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中寻求自己的方向,继续打破目前在整个金融管理、金融运营方面保守的做法,采取更加创新的做法,要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次美国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政策,使得我们从这些处理政策中更加坚定走过去30年来不断改革的方向,而不会因为美国政府在这次危机中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干预而得出错误结论。

  龙永图称,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是应对金融危机特殊情况下的措施,应像其他国家采取退出机制那样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逐渐有一个退出的做法,继续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向这个方向前进,这样才会使金融危机对我们中国的影响不至于太大。

  龙永图表示,“从经济的数字上来说,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如果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的问题上出现制度性倒退,那就是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产生的最大危害,如果不克服,那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的损害确实太大了。”

  语录

  茅于轼:恢复经济的目标应是就业(天则经济研究所常务理事)

  中国恢复经济的目标和美国或欧洲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目标是GDP,美国不太讲GDP,他们讲就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就业统计数据的发布,让各地官员把改善就业作为政绩,而不是GDP。

  秦晖:压缩“政府消费”增加百姓消费(清华大学人文社科院教授)

  仅泛泛而言来说消费增长恐怕过于空泛,中国“政府消费”和“民消费”有区别,“政府消费”已经太多了,不应该再增长,甚至应该压缩,但老百姓的消费应该增长。

  保育钧:国企不应与民争利(全国工商联前副主席)

  所有制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目前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定位不清,该进的领域没进,该退的领域没退,与民争利。中国经济复苏与否,关键要看民间投资是否启动,启动民间投资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打破垄断。第二,要给民营中小企业减税。第三,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高尚全:政府手段要有退出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

  在金融危机这样的非常时期,必要的干预还是要做的,但在正常情况下,政府手段要有退出机制,最终要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搞好服务。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