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刘兰香
本报记者 陈昆才 北京、上海报道
1月15日,银监会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为今年的银行监管工作定调。
会议指出,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
回顾2009年全年,银监会成功在复杂形势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监管,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实现不良贷款低位“双降”和风险抵御能力高位提升。
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增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成为2010年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守风险底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在去年贷款猛增的情况下,银行风险依然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实现双降,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银监会监管机制的完善和风险提示的及时”。
2009年,在信贷高速增长过程中,多种风险隐患暗中积聚,如票据融资爆发式增长、“无本贷款”暗潮涌动、银信合作变异,甚至产能过剩行业信贷也开始有所扩大等;以及巨量信贷同时也急速消耗银行资本金。
对此,银监会坚决守住银行系统风险底线。是次会议称,银监会突出加强了重点领域风险的监测分析和预警,以及贷款集中度、贷款违规挪用等的监管纠偏,深入开展了存款及票据业务风险排查、新增贷款质量现场检查等系列监管行动;根据金融经济形势和银行战略发展要求,实施了动态拨备和动态资本监管,引导银行业逐步回归常态化经营和风险管理。
从银监会去年召开的三次金融形势通报会亦可窥见一斑。在4月的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提出继续从严控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守风险管理底线,包括严密防范票据风险和严格执行项目贷款资本金要求等。
在上半年银行超速放贷和楼市开始急速升温后,银监会的风险监控重点亦随之转移。到了7月的金融形势通报会,银监会除了继续强调以上风险点外,还提出银行应严守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底线,尤其要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等。
在10月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进一步表示要切实加强融资平台和项目贷款风险管控和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不动摇,同时强调要科学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以及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刚明称,在没有实行货币紧缩政策的情况下,银行信贷增速去年10月开始明显放缓,银监会实际上发挥了“半调控”作用。
与此同时,银监会完善制度,严控信贷流向,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对各项监管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后评价和调整完善,出台一系列相关指导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规范信贷资金使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
此外,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等重点领域出台了一批指引,初步建立起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规则体系;研究出台我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系列指引,稳步实现与国际监管标准的衔接。
六项工作重点
对于2010年的监管重点,巴曙松认为,首先是如何配合中央政府调结构政策的落实,包括如何平衡各个季度的信贷投放,如何引导信贷投放到实体经济;其次是如何有效化解去年大量放贷可能蕴藏的风险,包括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偿付风险等。
是次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银监会系统应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第一,坚持有保有控,推动经济和银行业发展方式转变。银监会表示,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推动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满足有效需求;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优化信贷结构;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严格执行有关信贷政策,加强对房地产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和窗口指导等。
第二,坚持强化重点风险管控,严守风险底线。加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案件风险监管,严防风险跨业跨境传递;全面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加强贷款跟踪检查,推动发展银团贷款模式,切实防范大额集中度风险;认真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审慎经营。
第三,以公司治理和贷款新规为抓手,促进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建设。
此外,“坚持探索创新,加强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监管”、“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内部管理工作”等也在重点工作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