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中国与世界

中国可能超日本 成全球“榜眼”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01月21日16:17

  我国2009年GDP 按现行汇率计算 约合4.92万亿美元 BBC上午报道称——

  中国可能超日本 成全球“榜眼”

  2009年初,当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都在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焦头烂额时,中国却宣布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经济发展目标GDP“保八”。

  中国人不说大话,因为

我们依靠着牢固的基础和得力的政策。

  今天上午,中国终于在世人瞩目中交上了2009年的成绩单: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35353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4.92万亿美元。

  日本2008年GDP总量4.84万亿美元,即便是按照较保守的下滑3%计算,2009年也只有4.69万亿美元。

  主流外媒 中国经济2010年或超日本

  今天上午,美国《华尔街日报》说,新的经济数据令中国更加接近日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英国广播公司BBC上午的报道说,中国经济目前估计已经超过了日本,但一些分析师认为,由于中日货币汇率的波动,令这两个国家的地位难以比较。

  日本共同社今天11点发布的报道认为,中国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与上季度相比更猛,中国GDP在2010年可能“赶超”日本。

  报道说,日本2009年的GDP增长率将于2010年2月公布,而保持快速发展的中国有望在总值方面缩小与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的差距,很有可能在2010年超过日本。

  路透社的报道说,中国轻松实现2009年增长目标,第四季度经济的火热表现为中国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跳板。

  1978年

  中国开始“追日”

  其实,日本人对这样的高速发展并不陌生,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从上世纪50年代下半期开始,日本进入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1955—1973年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比美国同期速度高两倍,比当时的西德高一倍,这是整个西方世界最快的发展速度。

  在这近20年间, 日本工业增长8.6倍,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3.6%。特别是60年代的最后四年, 平均每年增长16.5%。这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少有的。而日本的主攻方向,也是当时“新兴产业”:石油、化学、电子、汽车、塑料等。其中,本身不产油的日本,石油工业实现平均每年增长34%的奇迹。

  而正在日本人欣然得意时,身边沉睡的中国“雄师”已经觉醒,开始埋头沿着自己的路子,开始了自己的“赶超”之旅。

  1978年时,中国经济不到日本的1/6。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进行了变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经济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及其增幅逐年增加,尤其是1984年沿海城市开放以后。

  跨越三

  共同社 本周聚焦中国经济

  实际上,这个消息也并不太令人吃惊,日本也在等着这一天。中国预计实现9%的增幅,而日本将面临3%-4%的缩水,按照这一数据计算,便知道日本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子已经不保了。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2009年年中举办的“硅产业高峰论坛”上就有过这样的预测。他认为,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GDP超过日本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情,超过美国也仅是时间问题。如果硬说有意外之处的话,就是这一天来得更早了。

  记者注意到,日本主要通讯社共同社的网站上,有一个“本周焦点”的栏目,本周的栏目上是这样写的:“1月21日(周四) 中国公布2009年GDP数据”。

  中国经济 牵动着日本的神经

  从2010年年初,距离中国交上GDP成绩单越来越近的时候,同样的悬念成了2010年日本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从朝日电视台2009年12月30日的深夜讨论节目,到NHK电视台1月2日的焦点访谈,各路英雄费尽口舌,就是没能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日本人过年,嘴巴里含着生鱼片也在议论中国经济。”乍一听这话有点夸张,但是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引用日本著名电视主持人田原总一郎的话说:“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日本人的神经。”

  2006年

  中国成日“近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实施稳定经济增长、新科技立国和全球贸易战略,缩短了和美国的经济差距,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随后,美国人惊讶地发现,日本制造的汽车、电器已经横行天下。

  不过,日本经济的大幅跨越是美国刻意扶持的结果,而当美国人感到威胁时,日本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1985年,美国联合几个国家与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后,股市、楼市相继崩盘,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从此一蹶不振,长期疲软。尽管日本的GDP在1990年至1995年超过了美国的一半,但日本经济衰退的大势却没有改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日本的一半左右,在2006年顺利地站上了世界第四的位置,并在2007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

  在此期间,日本虽然还保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但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特别是2008年,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只有0.7%。中日两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二者换位指日可待。

  2009年

  中国开始“跨日”

  与隔着太平洋相望的美国不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对中国经济的崛起看得更清楚,感受更深刻。

  2009年年初,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当全球都被金融危机阴霾笼罩的时候,许多国际投行和金融机构也都相应下调了对2009年中国GDP增幅的预期,最低的甚至只有6.5%。

  不过,让这些看空者大跌眼镜的是,中国第二季度GDP增幅从前一季度的6.1%一跃上升到7.9%,接近“保八”的目标,而这时一系列救市措施才刚刚发力。反应过来的金融机构于是又纷纷上调中国预期。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后,也会同日本一样放慢脚步,只是方式可能不同,结果都一样。

  对此,有专家提出,和日本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够“自产自销”。这直接决定了在全球出口萎缩的2009年,中国仍能依靠庞大内需保持增长。

  而中国独立自主、不依赖外国扶持发展经济的政策,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扛住国外的压力。当美国举起轮胎特保案的大棒时,中国毫不客气地对进口美国汽车还以颜色。这是日本人做不到,也不敢做的。

  预测

  2040年

  中国经济将远超美国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2009年年底的一篇文章中也说,自从2005年以来,中国每年都把经济增长目标定为8%,最后的结果几乎都是超过了这个数字。根据一些私营领域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长可能在9%到11.9%之间,高于政府的目标。

  《爱尔兰观察报》分析认为,中国的表现全球最突出,“得益于政府推出的巨额刺激计划和大规模放贷,中国经济又重新出现了繁荣”。

  不过该报也提醒,“当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海外市场需求疲软的威胁,扩大内需仍是中国经济调控政策的重点”。

  本月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福格尔发表文章预计,2040年中国GDP将达到12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40%,届时中国将远超过美国,GDP规模占据压倒性的全球第一位。文/记者 杨铮 林晨音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