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22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根据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经济增加值将成为国资委考核央企负责人的主要指标之一,传统的“利润为王”的央企考核体系被取代。此次国资委新政被一些学者誉为“管理革命”。
传统的“利
润”考核容易造成央企盲目扩大规模忽视质量,而此次引进的经济增加值考核,将引导央企注重资本使用效率,鼓励央企进行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主业。所谓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那么,国资委新政在鞭策了央企的同时,究竟能为普通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呢?有分析指出,新政实施后,央企的非主业投资将不会被纳入考核范围,央企非主业投资乱象或将得到遏止。近年来央企几乎成为“地王”的代名词,央企成为一年来推动房价暴涨的第一主力。有统计数据显示,近130家央企当中,涉足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务的占到了70%以上,而主业包括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央企有十余家。
然而,记者却严重怀疑这样良好的预期能否实现。按照新的考核办法,央企从事非主业投资所获收益都将减半计算,并且这些投资收益将被计入非经常性收益。首先,拥有庞大闲置资金的央企,在房地产等投资领域获得的暴利即使减半计入考核体系,恐怕也远高于其主业的利润率;其次,这些投资收益被列入非经常性收益项目,不过是财务报表的内部调整。所以,国资委有关新政应该不会对央企对房地产投资以及倒卖土地赚钱的热情有什么根本性的抑制作用。
国有企业一直被视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政府的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可以分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然而,国企或央企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与它们享受的社会资源、政策优势并不匹配。占有社会资源60%以上的国有单位,每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而占有资源不到40%的非国有经济,其创造的GDP增长近70%,吸纳的劳动力更是在80%以上。
在金融危机严重的2008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652.9亿元,其中中石油、中移动、工行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据最新数据,在后金融危机的2009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6052.2亿元,同比增长6%;而累计实现利润7977.2亿元,同比大增14.6%。
央企去年利润的增幅不仅远高于其收入的增长,也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央企的利润从何而来,恐怕主要还是来自国内居民,记者很担心这个问题,国资委新政实施后,老百姓将成为受益者还是受害者。百姓的国企当然不能让百姓成为受害者,因此,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中,理应加入反映百姓民情民意向背的考核内容,央企负责人的业绩理应得到这些“最终出资人”的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