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深圳国资整合应对国企地位下滑 特发集团划归直管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1月28日00:05
  核心提示:深圳国资局麾下的国企地位呈现不断下滑态势,被深成指边缘化也属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深成指样本股调整记录显示,深圳本地股不断被调出,保留的样本股盐田港深圳机场等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场排名也不容乐观。

  随着1月份深圳国资局“直接管理”的再度加 强,深圳国资改革的开年大戏帷幕已经拉开。

  记者获得的深圳国资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3030亿元、国有净资产1100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9.1%、25.9%,完成营业收入657.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3.2亿元。

  2009年12月深圳燃气(601139.SH)登陆A股,国信证券IPO也在积极推进,但深圳国资局麾下的国企地位呈现不断下滑态势,被深成指边缘化也属不争的事实。

  近几年深成指样本股调整记录显示,深圳本地股不断被调出,保留的样本股盐田港(000088.SZ)、深圳机场(000089.SZ)等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场排名也不容乐观。对此,有人归结为“受企业生命周期影响”。

  不过,深圳国资局已在紧锣密鼓地谋划对策。

  以深业集团为龙头的整合中,该局将规模较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沙河集团、农科集团和科技园公司三家直管企业并入。整合后,深业集团总资产近400亿元,土地储备超过2000万平方米,有望进入国内房地产业10强行列。

  日前,深圳国资局副局长高雷对记者表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投控股)持有的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特发集团)43.3%股权完成划转给深圳国资局直接持有。

  1月26日,曾多次参与深圳市国企改革文件出台的国信证券何诚颖博士向记者表示,当初设立投资控股公司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解决这类公司的国有股彻底退出的问题,二是管理2004年深圳国资改革时原由三家资产经营公司持有的小而散的国有股股权。

  此次股权划转是否意味着特发集团的主营加强,或者国有股将发生变动,对此,公司及上级管理部门在记者的采访中均三缄其口。

  “代管”到“直管”

  2007-2009年,资本市场有关特发集团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信息甚嚣尘上,有的版本甚至出现中信集团身影。

  该集团旗下的特发信息(000070.SZ)、深国商(000056.SZ)和特力A(000025.SZ)均表示,有关特发集团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

  26日,特发信息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未接到任何有关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的书面通知。

  资料显示,特发集团成立于1981年10月15日,是深圳市最早成立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2005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深圳市国资委批准实施债转股,注册资本158282万元,大股东深投控股持有43.3%,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和信达资产三家管理公司分别持股28.87%、26.03%和1.8%。

  特发集团经营业务众多,包括旅游业、房地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后市场等。控制特发信息和特发集团两家上市公司,及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黎明集团,参股深国商。核心提示:深圳国资局麾下的国企地位呈现不断下滑态势,被深成指边缘化也属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深成指样本股调整记录显示,深圳本地股不断被调出,保留的样本股盐田港、深圳机场等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场排名也不容乐观。

  在深圳国资局为数众多的企业中,特发信息主营不算“突出”。

  2004年,深圳国资局旗下的企业曾进行整体划归,直接划归深圳市国资委的10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深能源(000027.SZ)、深振业(000006.SZ)、沙河股份(000014.SZ)、深深宝(000019.SZ)、ST华发(000020.SZ)、深长城(000042.SZ)、深赛格(000058.SZ)、农产品(000061.SZ)、赛格三星(000068.SZ)和深天健(000090.SZ)。特发集团划拨由深投控股管理。

  资料显示,深投控股以产权管理和资本运作为主要职能,注册资本46亿元。作为深圳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辅助平台,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市国资委授权对部分市属国企行使出资人职责;作为深圳市国企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调整中剥离资产的整合处置平台等。

  因其特殊的存在意义,让旗下的众多公司成为重组“绯闻方”。

  2009年10月,上半年每股收益仅0.0076元的深深房A(000029.SZ),股价连续涨停。

  10月下旬,深深房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发行股份等行为。

  尽管如此,此起彼伏的重组传言依旧围绕着深投控股旗下深深房、深物业、深纺织A等多家上市公司。

  特发集团划归国资局直管后,特发信息董秘张大军认为,与公司主营接近的深圳国资系统上市公司,仅新上市的通产丽星(002243.SZ),整合可能性不大。

  整合为主

  初步核算,深圳国资局企业上市资产比例达29%。

  这意味着深圳国资企业大部分实现证券化。目前,未登陆资本市场的领域多为涉及水、港口、公交、地铁和粮油等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

  最新权威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国资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完成或启动现金融资781亿元,约有270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本证券化率达到25.4%。

  而深圳国资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燃气集团顺利实现上市,国信证券、赛格导航、深爱公司等企业IPO相关工作积极推进。

  目前,深圳国资局已建立资本运作专项资金,2008年共安排资本性支出、融资支出、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支出40亿元,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但深圳市国资局更重要的角色则是成为本地股的资本运作平台,重组市属国有企业资源。

  深圳国资局曾收购赛格日立100%股权,收购天健集团持有的深圳水务投资公司30%股权等,目的均为让这些公司主营更加集中。

  截至目前,深圳市国资局直管企业户数由24家减少为20家。

  何诚颖博士认为,深圳国资局旗下公司的重组可以分为两条线:宏观层面上,垄断性和公共效益比较明显的企业,由政府经营;微观层面上,通过国资控股、国资参股或股权出售给民营等多种形式,推动实现多元化经济。
责任编辑:董丽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