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高楼崇拜与信仰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1月28日00:06
  “你买房了么?买了几套啊?”在深圳,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比几十年前“你吃饭了吗?”更流行。

  在深圳,没有一砖半瓦的人,算不上真正的深圳人。贫富悬殊在房子里酝酿,拉开。有房的更有房,有大房;没房的更没房。有两套以上房子的人,立刻接收到周围艳羡的眼光和啧啧的称赞;而没有买房的人,则被认为“混得不好。”

  炒房,已经成为日常工作。“房价迅速上升,现在早已经不是什么刚性需求,只是投资者互相倒手,”一位行业内人士感叹,但是,市场并不在于谁是下家,不管是投资者还是自住者,只要有下家就有高潮。高潮不断,房价攀升。

  正如人们抱怨国内仅有楼市、股市两个平民容易进入的投资渠道一样,社会似乎对“成功”也没有太多的标准,“财富”是大部分人心中唯一的价值观,在这种观点之下,房价快速攀升的财富效应,必然会产生社会集体的高楼崇拜。

  高楼崇拜,是一种让人焦虑的信仰。还没有买房子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那点存款永远赶不上房价,担心最后在这个工作多年的城市没有立足之地;而买了房子的,又担心自己买的房子升得不够快,房子要换更大的,更有投资价值的,所以要不断换房,再买房。资产增值焦虑综合症,成为深圳人的集体焦虑症。

  笔者有一位朋友,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在美国多家投行工作过,曾经在雷曼兄弟任高级分析师,最后选择回香港做一名大学教授,并且为多家慈善基金服务,是一名志愿者,他说,“这是我的心愿。”他住着的香港房子也绝非是什么豪宅。

  他是不是成功人士?如果按照房子的尺寸面积和数量,他是个相当普通的人;但是,他可以快乐地在大学里教书,实现多年的心愿,并且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在人生履历上,他却是富足的。

  什么是成功?手中有房,拥有千万资产正等着房价攀升,把它发展成亿万资产的炒房者;还是一个能从容选择自己生活,没有太多财富,却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的人?仁者见仁吧。

  就像不要仅仅用GDP增幅来衡量一个官员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一样,我们应该用多元化标准来衡量一个人:除了财富的成功,还有他受到的社会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满足感,给那些除了投资房产没有别的办法花钱的人多一点引导,或者会少一点高楼焦虑,多一点普通人实实在在丰满的幸福。
责任编辑:董丽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