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驻京办为什么成为问题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木佳
2010年01月29日11:02

  驻京办为什么成为问题

   近日,“撤销县市驻京办”的新闻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驻京办”一词所包含的意义在此刻间变得“耐人寻味”。有专家称,驻京办是腐败的温床。而对此说法,一部《驻京办主任》的小说已描写得淋漓尽致。

   有人说,驻京办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据记者了解,“驻京办”,如雨后春笋般在京建立起来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副省级以上单位的驻京办有52家,市级单位驻京办520家,县级单位驻京办5000余家。加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各类开发区管委会设的联络处(办事处)等,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仅52家省级驻京办就有工作人员约8000人,其中机关约1300人,所属宾馆、饭店、招待所约6700人。

   为什么地方政府包括省级政府职能部门不惜财力、人力、物力热衷于建立驻京办事处?为此,记者想起曾经在某部委采访时亲眼目睹的一幕:某日下午,记者开始采访某部委的一位处长。采访进行到一半,工作人员报告说,某省副省长要求“接见”。而这位处长则不加思索地说:“就说我不在。”下午5点,记者采访结束,在该部委门卫处见到了等候已久的那位副省长……记者不禁感慨,在北京,处长真得要比省长“牛”。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建驻京办:“京城有人好办事。”

   一位驻京办的主任告诉记者,每天陪吃陪喝,他也挺累,挺委屈,其实他也不愿意这样喝……

   因此,记者认为,杜绝腐败,不应该只是从撤销驻京办入手,而应该从根源上寻找,驻京办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制度不完善;二是职能部门的权力太大,一个要害部门的处长、司局长,就有几百万上千万乃至几十亿的审批权,除资金审批权外,还有众多且影响巨大的各种指标、规划等审批权;为获得这些资源的审批,拉关系、走后门就成为最为有效且“成本低廉”、边际效益最大的方式,而拉关系、走后门就需要长期的、稳定的、切身的交往投入,驻京办在不能抹煞其正面、积极的意义之外,就最容易滋生出“投入的温床”功能。所以,如果现行体制不改革,撤了驻京办,一定会有其他“在京办”取而代之,名称不同,职能却相同。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