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彦炜 发自海口
迟福林,“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提出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长期从事经济转轨理论与实践研究,曾任中央党校理论部学术组组长,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处长,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体制改革办公室主要负责人等职
不会是下一个迪拜,
可能是下一个佛罗里达
人物周刊:刚才听您的同事说,国际旅游岛这个梦,你做了10年。
迟福林:真的是10年,也许还更长些。1995到1997那3年,海南GDP的增速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第二,只在4%到5%左右,这是海南建省以来最困难的3年。所有人都在问,出路究竟在哪里?1998年,省委就委托我们来研究海南未来改革、开放的大思路。到2000年,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海南的突破口就是国际旅游岛!
从2001年到2009年,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过“国际旅游岛”这个念头,从提出行动建议到编制行动大纲,一次一次提,一次一次等待。其实省里在2002年的时候就开始商量,但下不了这个决心,一直到2008年,海南才真正意义上把国际旅游岛明确为大的全省层面的战略。2009年,温家宝总理来看了以后更加重视,现在由国家发改委来牵头研究推进海南战略,是国家战略了。
人物周刊:10年不短,这期间您痛苦过吗?
迟福林:应该说,我有很大的压力。我是当年在海南岛上最年轻的厅长,然后也是一位有点名气的学者吧,在海南的这些年,外面一直在说,老迟你怎么不给海南出点好主意啊?一晃22年过去了,还有几个22年啊!所以,海南未来的20年决定了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国际旅游岛做好了,海南未来可能成为全国不可估量的一个地方。如果这篇文章做砸了,那就很难再有更好的机会了。我有责任,压力很大。
人物周刊:在您看来,国际旅游岛在当下中国,有没有这个刚性需求存在?
迟福林: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需求和20年前是不一样的。比如,广东人有这个需求,如果跨海大桥搞得好,广东人未来的休闲度假主战场或者第二居住地可能都会放在海南。其实全国都有需求,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需求是13亿中国人。而且13亿中国人随着自身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海南岛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你说过去坐个飞机多不容易,现在算什么?过去旅游也不容易,到个海南就像到了异国他乡了,现在最远也就几个小时。
人物周刊:恐怕目前还不能以13亿人口来度量刚性需求吧?以三亚为例,现在已经开业或正在上马的酒店项目,都是五星级以上,不乏悦榕庄这样的顶级奢侈品。奢侈品,永远是少部分人的游戏。
迟福林:这个事情值得重视。海南现在有60家五星酒店,还有更豪华的。海南发展度假型酒店这是大趋势,市场需求也是很大。别说冬天了,现在10月份在三亚订房都有困难。所以,外部的需求确实是很大。你提到的问题,我赞成三亚度假要有它的层次,不能够去简单追求像迪拜那样,越搞越高,越搞越豪华。
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这种越搞越大、越高、越豪华的局面,维持不了太久。相反,一个合理的度假酒店的格局才是有希望的。很多人不可能有条件去住那种超级豪华的,一定要适应国内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这在未来才有持久性。一味追求高档次的、豪华的,是有问题的。迪拜就是个例子。
人物周刊:很多人将海南与迪拜作比较,你认为有可比性吗?
迟福林:严格来讲还没有多大可比性。因为三亚更多的是资源的稀缺性和唯一性,全国13亿人就只有一个三亚。它的市场需求是很大的。当然,刚才说了,酒店的格局必须和消费的需求档次相适应,一定要考虑未来的消费需求。
人物周刊:国际旅游岛有很多范本,比如夏威夷、北海道、济州岛。你心目中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最想建成什么模样?
迟福林:我去过很多地方,像佛罗里达、泰国、新加坡、韩国等等。我想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佛罗里达是最有参考性的。佛罗里达50年代只有不到50万人口,现在是2700万人口,而且在全美的经济总量占到第四位,它的金融保险业相当发达,服务业也相当发达,是全美相当一部分人的第二居住地,带动了当地旅游。
人物周刊:具体说,未来的海南会朝着怎样的目标发展下去?
迟福林:在我看来,海南首先会是中国居民向往的购物中心,应该是免税区。国务院的文件规定,未来海南要成为国际重要的购物中心。那显然不是办几个免税商场能实现的,所以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海南会成为相关服务业最开放、发展最快的地区。
第三,海南要成为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特区,就是海南岛一定要站在全国13亿人的需求上看它的环境。
第四,海南真正的未来就应该是服务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大城市。海南整个就是一个大城市啊,现在的农村就是未来的郊区。就不会存在同样一块美丽的海湾,地价会差三亚5倍10倍。
政府重短期利益就是慢性自杀
人物周刊:你刚才说的都还是未来的虚幻美景。看看现实,概念一出,地价、房价飞涨,涨速领跑全国。你担忧吗?害怕吗?海南毕竟承受过地产泡沫的巨大刺痛。
迟福林:的确,我有很大的担忧;特别是疯狂炒房地产这个事情,我更是非常担忧。我觉得,现在热炒地产的问题症结在于:第一,开发商过于在意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一篇大文章、长文章、好文章,千万不要把它做小了、做短了,甚至做坏了、做砸了。
第二,具体来说主要是政府的短期利益行为,你把土地价格炒得很高,从土地价格获得财政收入,因为它过去很穷,财政收入很少,一下子土地从10万炒到100万,从100万炒到500万甚至上千万,然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成绩。这种行为是一种自杀性行为,万万要不得。
人物周刊:您的担忧如何化解?
迟福林:我们要有一个好的规划,把短期和中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引导投资者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来兼顾中长期利益。现在海南连个规划都没有,所以我讲要尽快将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大纲提出来,看到5年、10年、20年会怎么样。土地一定要统一规划、统一利用,不能到处开口子,海南岛的统一规划和统一利用太重要了。
人物周刊:这一次海南热,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海南热,有没有相似之处?泡沫会不会再度卷土重来?
迟福林:总的来看,这种情况不能和1993年的情况划等号。1993年的情况,第一我们讲到它是一个以开发写字楼为主的业态,现在更多是以商品房为主,这是房地产的开发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从全国来讲,为什么现在这样炒海南的房子呢?这有海南的独特性和唯一性,需求在加大。比如,在我的家乡,北方人很多得哮喘,那是可以要了命的。到海南这个地方,下了飞机以后就可以不吃药了,哮喘就好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这个刚性需求一定要增加的。
第三,海南无论从硬件还是服务软件,尽管还不是很好,但基本条件总是具备了,跟过去不一样。当然,现在的一些过热行为,会给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带来阴影,也会浪费海南的土地资源。我们要十分警惕这样的事情,要尽快实施措施来制止这样一些行为。
人物周刊:你说要制止,现实已经是势不可挡,所有的资本在大规模进入,所有的投资人都信心满满,意气风发。
迟福林:科学的规划、刚性的规划,它能够引导投资,这很重要。现在我看为时不晚,关键首先要把政府的行为控制住:第一你不能炒土地,要有全盘考虑;第二你要搞规划,至少要起个引导作用。
海南博彩不搞“澳门模式”
人物周刊:国际旅游岛将放开博彩业,您如何解读?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
迟福林:博彩业首先我们要很清楚,这是个大概念,博彩业不等于赌博。体育彩票、福利彩票这都是博彩业。
第二,海南首先还是主要发展旅游、娱乐,不能离开这个去搞博彩。博彩业一定要严格限制。现在文件限定了两个,竞猜彩票和体育大赛的即开彩票,那这两个事真做好了也很重要啊。能搞即开彩票,很多体育大赛就放到你这来了。
第三个就是要规范,如果规范性搞不好,你往海南有些街道一看,一帮人都在搞私彩呢,那可就乱了套了,政策也就该收回了。
人物周刊:博彩业能不能在海南彻底放开?我跟一些酒店管理公司高管交流,他们很期待这个事情。像澳门,他们的酒店基本不是以客房收入为主了。靠博彩来带动客房、餐饮、购物、娱乐。
迟福林:在我看来,海南决不能放开博彩业,必须严格限定博彩业的范围,而后在规范的同时逐步发展。海南这边土地面积太大,如果在大沙漠,你去发展那是一回事,海南不像拉斯维加斯啊!
海南岛是个这么好的地方,它一定是要给全国人民在旅游的时候创造文化娱乐生活,而不适合全面放开,搞澳门式的博彩。澳门模式不适合海南。澳门也是特定情况的产物,为什么这么多年,香港和澳门那么近,香港就不采用澳门模式?一个道理。
人物周刊:海南从深层次考量,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有学者跟我说,海南文化相对懒散,缺乏斗志,造成了海南长期以来发展的缓慢。您是否认同?
迟福林:国际旅游岛说到底是一个文化的变革,是文化理念的形成,是文化建设的一个过程。热带岛屿在过去长期封闭、半封闭状态下,资源环境太好了,就容易缺少奋斗精神。你要是在东北,喝两口酒就要干出汗了,要不冻死你;但在这个地方,没有温饱问题,条件很好,这是它的特点,也带来了人的惰性。所以要综合地来看:他有淳朴的一面,但是文化滞后,相对来讲进取心不强,也相对容易满足。
人物周刊:自然环境无法改变,但发展环境正在改变。我在海南的这段时间,发现一些最普通的岛民,像的士司机、酒店服务生、便利店老板,他们都对“国际旅游岛”有很大期待。
迟福林:其实海南人只要走出去,到外面就很有闯劲。比如,在新加坡的海南人都十分优秀;在泰国做高官、做巨商的,绝大部分是海南人。
所以土壤很重要,最大的问题是要给他机会。现在有了机会,还要加快发展教育文化,没有教育文化就没有软实力。我最反感的就是看到海南男性一个拖板鞋一年穿到底,这个拖拖拉拉像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改变习惯的机会。
人物周刊:您觉得,“国际旅游岛”就是这样一个改变氛围、改变习惯,进而改变人的机会?
迟福林:是的,这就是海南人在热盼的机会。这么多年来,海南建设的大机会失去了,现在又有一个机会到来,所以年轻人真的很盼望它的到来。这样一个机会会改变海南的历史,改变海南的格局,改变海南的城乡,改变海南的教育文化。海南人,真的需要多一点发展机会,才会有多一点的发展前景。
(夏旭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