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GE投资价值再透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2月03日08:14
  王佑

  在看完本报昨日的第六栏《段永平再创投资奇迹》一文后,笔者感触很深。段永平虽然称自己“绝不妄言超越巴菲特”,“跟巴菲特比,我们的投资还有点像过家家,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但他在股价6美元左右出手GE,让人很是叹服。

  如果以上世纪80年代(微软、苹 果等新一代美国领军企业崛起之时)作为起点,观察GE这30年的股价变化会发现:GE现在的价格与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时期差距甚远;而且,其股价的分水岭位于2000年前后,而这恰恰是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把权杖交给杰夫·伊梅尔特的时候。

  1981年4月(韦尔奇出任CEO)到2000年8月期间,GE在资本市场太耀眼了:股价翻了50倍,从1.4美元一步步上扬到了近60美元。

  2001年,韦尔奇宣布退休,杰夫·伊梅尔特继位,2年内股价跌去了近三分之二。尽管2007年9月14日也一度冲破了40美元,但随后还是大幅下跌直至近6美元。当然,今年以来GE还算争气,其价格在一年内爬升到了16美元左右,段永平正是选了这一波段。但从绝对值来说,16美元仍然是偏低的。

  GE的基本面很差吗?为什么2000年之后,投资者不能将它的股价再次捧得更高一些呢?

  过去20多年来GE的平均收益增长率为11%,伊梅尔特在2007年还创造了16%的增长率,当年225亿美元的收益也比2000年GE公司的净利润高出一大截。

  但投资者对于GE的成长仍抱有怀疑:GE金融业务的发展太受局限了。

  GE金融其实是韦尔奇取胜的原因之一:这家占据GE全球收入30%以上的子业务集团,1978年仅盈利6700万美元,但到韦尔奇退休前1年已有52亿美元的巨额盈利,占公司净利润比重有一半之多。

  笔者觉得,GE其实并不是一家基础业务、发动机、燃气轮机的公司,很多公司都是通过并购获得的。

  强大的金融信贷体系、保险业务与各个业务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房地产贷款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GE的重要卖点。虽然硕大的GE是靠上千个小交易、小公司组成的,但由于公司内部管理层长期以来敏锐的财务嗅觉,使它每一笔投资成功率都很高。

  但伊梅尔特掌舵后,GE金融净利润提升缓慢,虽然2007年也创造了100亿美元的利润,但相比6年前不过翻了一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各国对于金融体系的控制更加严格,事实上GE想要进入类似中国这样具有极强金融发展前景的市场,机会已不多了,入股深发展遇挫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金融集团这一曾经的摇钱树,似乎陷入了僵局。

  而且,伊梅尔特的经营理念也与机构投资者产生了分歧:他坚信这一业务能振作起来,但机构投资者认为它早应剥离。即便伊梅尔特每年都不辞辛苦地写信给投资者让他们长期持有GE,但仍未能获得压倒性的支持。

  谁都知道GE是一家质地优良的公司,它有强大的职业经理人文化,它作为“六西格玛”的代言者身份都让人遗忘了这一品质管理概念的提出者其实是摩托罗拉。

  笔者佩服段永平投资GE的眼光。但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几乎很难把握何时可以进入GE了,至少这几年太难了。因而,笔者试着猜想美国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想法:除了观察一些企业的净利润、经营额的增长率以及公司所宣扬的企业文化外,我们是否要看清它五年、十年的增长潜在动力在哪里呢?
责任编辑:单秀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