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加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的市场气氛被各种不断的猜测所笼罩——通胀已到何种水平?加息何时启动?“目前,中国的利率处于稳定水平。尽管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但仍处于低位。”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昨日在悉尼出席澳大利亚央行组织的讨论会间隙作
出的表述。
而就在前一天,中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在印度新德里表示:“中国今年力争将CPI保持在3%左右,中国央行或将逐步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可能会最终提高利率以抑制物价上涨。中国今年上半年上调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因中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可承受5%以内通胀 两位中国高级官员的言论再次引起市场猜测。近日正值各项宏观数据陆续公布时期,而市场对中国1月CPI指数尤为关注。
“尽管在某些月份或季度,CPI会超过3%,但是全年的CPI水平应该就在3%左右。”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鲁政委说,“其实,今年中国的通胀压力可能并不大,尤其是输入型通胀。因为全球的经济复苏还是比较弱的,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现象。”
对此,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表示认同,“通胀压力主要来自国内由各级政府推动下的物价管理松动。”
此外,上述专家都认为,对中国而言,在5%以内的通胀水平都是可以承受的。
退出顺序先次后主 “CPI水平不是央行决定加息与否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看银行业的信贷量。如果整体信贷需求旺盛,GDP增速达到两位数,那么加息则是无疑的。不过,目前市场对于GDP增幅超10%的预测显得过于乐观了。”潘正彦说。
而目前市场上对于1月份银行业信贷规模的猜测也是五花八门。市场一度传言,1月份前两周银行信贷就已超过1万亿元。而中国央行也是频频推出各种数量型工具进行调控,包括提升央票利率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目前,市场普遍预测,1月银行信贷量在1.1万亿至1.5万亿元之间。
“预计,1月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为1.35万亿元。尽管放贷量并不低,但是属于正常范围。”鲁政委表示,“这个数字大概占全年信贷量的18%,而去年1月份的信贷量也是占到全年的17%。而且投资者普遍认为今年的形势比较好,所以这样的信贷量还是正常的。”
鲁政委认为,中国央行在第二季度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最早可能在4月份就加息。他同时认为,中国不应该过于关注欧美央行加息的时间表,“从全球的退出策略而言,应该是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先退,最后才到欧美等中心国家,这种模式的全球利率调整有利于减少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来源:国际金融报)